本文目录一览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显 微 镜 的 使 用 步 骤 : 1. 选取最低倍数的接目镜和接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率 = 接目镜的倍数 x 接物镜的倍数; 2. 从接目镜望下去,调较反光镜的角度 , 以获得最光的视野; 3. 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 移动玻片使要观察的物件恰好在接物镜下; 4. 慢慢地旋转粗调节器 , 使接物镜下降至刚好在玻片上 , 但不可碰到玻片; 5. 单眼从接目镜望下去 , 同时张开另外一只眼; 6. 慢慢地旋转粗调节器使镜筒往上移 , 直至你见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 此时显微镜已对好焦距。如果想效果更清晰 , 可用微调节器调较; 7. 观察及画图。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 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 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生物书上有
不会去查书或上网查啊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使用显微镜的6个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3.安装玻片标本4.观察5.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6.观察完毕,整理显微镜
显 微 镜 的 使 用 步 骤 : 1. 选取最低倍数的接目镜和接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率 = 接目镜的倍数 x 接物镜的倍数; 2. 从接目镜望下去,调较反光镜的角度 , 以获得最光的视野; 3. 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 移动玻片使要观察的物件恰好在接物镜下; 4. 慢慢地旋转粗调节器 , 使接物镜下降至刚好在玻片上 , 但不可碰到玻片; 5. 单眼从接目镜望下去 , 同时张开另外一只眼; 6. 慢慢地旋转粗调节器使镜筒往上移 , 直至你见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 此时显微镜已对好焦距。如果想效果更清晰 , 可用微调节器调较; 7. 观察及画图。
使用显微镜步骤如下:(1)首先在低倍镜下,对准光源,调节反光镜在视野下最亮。 (2)然后放标本玻片于载物台中。(3)接着下降镜筒到快近玻片处。(4)继续下降集光器或调小光圈。(5)慢慢用粗调上升镜筒,直至看清标本为止。 (6)最后换用高倍镜,放大光圈和上升集光器,调节细调节器至看清为止。 扩展资料显微镜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使用显微镜步骤如下:(1)在低倍镜下,对准光源,调节反光镜在视野下最亮。 (2)放标本玻片于载物台中,(3)下降镜筒到快近玻片处,(4)下降集光器或调小光圈,(5)慢慢用粗调上升镜筒,直至看清标本为止。 (6)换用高倍镜,放大光圈和上升集光器,调节细调节器至看清为止。

使用显微镜的6个步骤

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顺序

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取送:①右手握镜臂;②左手托镜座;③置于胸前。2.显微镜的旋转: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3.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4.低倍物镜的使用: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7.镜头的擦拭:①用专门的擦镜纸;②擦镜头时,先将擦镜纸折叠几次,然后朝一个方向擦,不可来回擦或转动擦;③如果镜头被油污污染,则可在擦镜纸上滴几滴二甲苯,然后按上述方法擦拭。8.显微镜的放大对象:是物体的长和宽,不是面积,更不是体积。9.显微镜的焦距问题:物镜离装片的远近,准焦螺旋的使用。10.显微镜使用时物象移动方向:相反,即物象在视野何方,则装片即向该方向移动。11.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目镜、物镜或装片上,通常通过移动玻片(是否在玻片上),转动转换器(是否在物镜上)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12.实验后显微镜的安置: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应将玻片取吓,将其机械部分用白纱布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让两个物镜偏于两旁;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最低点,将反光镜竖起,蒙上红绸布,然后将显微镜锁入箱内。

5,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简述其步骤及要点

1、“取镜安放”,右手握“镜壁”,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平拿出,放到合适位置。2、“安装”,取下“防尘盖”,扭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高,选用“10倍物镜”装在“转换器”上,将转换器对准“通光孔”中心。3、“对光”,转动“反光镜”,调整至“目镜”里能看到很明亮的视野。4、“安装玻片标本”,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使标本在通光孔中央。5、“观察记录”,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双手扭动粗准叫螺旋,直到看到清楚的标本成像,记录下来。6、“整理显微镜”,取出标本玻片,将目镜、物镜放回原处,将镜筒旋至最低并盖上防尘盖,反光镜调成与桌面平行,显微镜擦干净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其放回。
1、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2、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3、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4、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5、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6、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7、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8、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三、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 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 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文章TAG:口腔显微镜怎么使用方法口腔  显微  显微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