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才能让宝宝刚开始长的齿好看牙

6到8个月乳前牙长出,先下边后上面,至于乳牙长的怎么样根本就无所谓,不用管 只要随时注意口腔卫生,尽量不发生龋坏即可,如果发生龋坏即牙齿有黑点等症状就去医院做检查即可,六岁以后可隔几个月去医院作次口腔检查,因为6岁以后恒牙开始萌出~~这才是主要的。六岁的话上前恒牙还没长出来呢,只有下前恒牙六龄齿(第一个恒牙)出来了。

怎样才能让宝宝刚开始长的齿好看牙

2,6个月宝宝长牙如何让宝宝的牙齿长的更整齐好看呢

到底是六个月还是六岁??六个月的话出来的是乳牙,6到8个月乳前牙长出,先下边后上面,至于乳牙长的怎么样根本就无所谓,不用管 只要随时注意口腔卫生,尽量不发生龋坏即可,如果发生龋坏即牙齿有黑点等症状就去医院做检查即可,六岁以后可隔几个月去医院作次口腔检查,因为6岁以后恒牙开始萌出~~这才是主要的。六岁的话上前恒牙还没长出来呢,只有下前恒牙六龄齿(第一个恒牙)出来了。不懂的再问

6个月宝宝长牙如何让宝宝的牙齿长的更整齐好看呢

3,小孩子6岁多了听说有种保护新长出来牙齿的办法兰州哪里能做

小孩子长出六龄齿后,需要做:窝沟封闭。在兰州你可以选择去惠安齿科,那里比较卫生,技术也很好。
您好,我家里人情况跟您这差不多,刚换上假牙会很不适应。咬不了东西,还容易恶心。确实,长时间没有牙齿的支撑牙龈会导致一定的萎缩。不用担心,慢慢适应就好了(最好不要经常把假牙取下来,那样的话牙龈一直处于萎缩状态还是一句话:慢慢适应)。告诉老人要少吃些硬的东西,软和点,别太凉。祝家人健康!

小孩子6岁多了听说有种保护新长出来牙齿的办法兰州哪里能做

4,宝宝长牙的顺序是怎样的

宝宝出牙是有一定规律的,正常出牙顺序是: 先出下面的二对正中切牙,再出上面的正中切牙,然后是上面的紧贴中切齿的侧切牙,而后是下面的侧切牙。小儿到1岁时一般能出这八颗乳牙。1岁之后,再出下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紧接着是上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而后出下面的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尖牙,再出上面的尖牙,最后是下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和上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共20颗乳牙,全部出齐大约在2-2.5岁。咱们说的宝宝按顺序萌牙,只是一般规律,宝宝长牙顺序颠倒不在少数,只要宝宝牙齿的质量好就可以了。 每一个宝宝长牙的快慢、次序是可以有所不同
先长六龄齿,再长下门牙,再长上门牙

5,宝宝牙齿的生长规律

孩子出现乳牙的时间有早有晚,第一颗乳牙早的可有4个月左右出现,有的在出生时就有牙齿。晚的可在10个月左右才萌出。出牙有一个顺序,一般在6个月左右先出2颗“下门牙”,1岁半时出12颗牙,到2岁半时乳牙就出齐了,共20颗。要是出牙很晚,到1岁半时还未出牙,或出牙顺序颠倒,这是不正常的情况,可能与佝偻病或呆小病有关。换牙的时间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先在乳齿的后边上下左右长出4颗大牙,叫第一磨牙,又叫六龄齿。同时乳牙开始顺序脱落,到12岁时陆续脱完,相继长出切牙、双尖牙、尖牙、第二磨牙(12岁磨牙),共28颗,到17岁以后,第三磨牙(智齿)长出,32颗牙齿也就出齐了。
一般情况下,半岁左右萌出第一颗乳牙,2岁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共20 颗乳牙。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时间,又按一定的顺序,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 牙,并且是一对;然后是上中切牙、侧切牙、磨牙等。乳牙萌出的颗数可以用 一个公式来计算:婴儿月龄减4~6作为该月平均出牙数。例如,10个月的婴儿 出牙数= 10-(4~6)=6~4颗,即应出牙4~6颗。

6,宝宝长牙牙的顺序是什么

一、人类乳、恒牙的替换规律 人类的乳牙共20颗,而恒牙可以为32颗,30颗或28颗。人的一生中要经历乳牙和恒牙两种牙的替换。 孩子刚出生时,口腔内只能见到红色的龈垫被覆上、下颔。7~8个月后,下颔正中才会萌出一对乳牙,称为下颔乳中切牙。为了与恒牙相区别,医学上特别选取用罗马数字标记。到了2~3岁,上颔最后一对乳牙(即第5颗乳牙)萌出。虽然因不同的种族、性别、遗传和区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乳牙萌出时间早晚会有出入,但,上颔同名牙较下颔萌出时间要迟。只是女孩子比男孩萌出略早。致上每个乳牙萌出年龄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左右两侧同名乳牙多数都能成对萌出 一般在6岁时,紧邻乳牙列的后方开始萌出第1个恒牙,医学上特称为“六龄齿”。此后,乳牙不断脱落,恒牙相继萌出。由于6~12岁这个阶段牙列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故被称为替牙期,也有的人风趣地戏称这种乳牙恒牙并存的时期为“丑小鸭阶段”。 恒牙列形成后,上下颔牙间应具备以下接触关系才是正常的。 上、下前牙之间须保持2毫米左右的距离,即上前牙在前并略有倾斜,不会与下前牙完全贴合,但也不会相距过大。正视时,上前牙牙冠部遮蔽下前牙不得超过2/3。 在替牙期有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咬合关系的紊乱现象,但多为暂时性的,随着生长发育均能自选调整,并无矫治的必要。例如:由于恒牙较乳牙宽大,前牙初萌时会出现暂时性轻度拥挤。然而,随着后牙替牙及颔骨增大,这种现象以后可完全消失。又如:上颔正中恒牙初萌时,有可能因邻牙牙胚萌出对其牙根挤压而暂时出现缝隙;只要不存在多生牙或上唇系带低等因素,就大可不必惊慌,也不必矫治,不过,对于替牙期严重的局部障碍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因为这不仅会导致牙齿错位、牙列不齐,而且能使上、下颔之间牙齿咬合关系发生紊乱。这势必妨碍整个口腔颔面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影响颔滑和颜面发育,破坏容颜美,甚至危害全身。 二、孩子换牙时常见的3种异常情况: 1.乳牙缺失太快 由于未到恒牙萌出年龄,空缺部分必将邻牙移位和对口牙伸长所占据,恒牙将会因间隙不足而错位萌出。越早发生乳牙缺失,恒牙萌出受阴或错位萌出的可能性也越大。经口腔医学统计,乳牙(也乳牙早失)2年以上的儿童必有恒牙错位发生。最常见于上颔第3个恒牙,即俗称的“虎牙”。若为双侧,对容貌美的破坏将是十分明显的,而单侧错位则必致左右面部不对称,故不可过早拔除乳牙。 2.乳牙过分滞留到了换牙年龄,乳牙却迟迟不掉,这势必阻碍下面恒牙的萌出。即使勉强萌出也肯定是错位萌出。家长应特别留意观察小儿乳牙是否已超过换牙年龄仍不脱落,遇此情况必须到医院拍摄牙根X线片,确定是否存在继替恒牙,如果有继替恒牙,且牙根发育已过半,就应果断交滞留的乳牙拔除。如果X线片显示继替恒牙先天缺失,尽管乳牙滞久留也不可草率拔除,只要乳牙根完整,且牙周健康就应姑息保留,使之继续行使咀嚼功能。 一般说来,恒牙萌出的年龄大略如下:第1恒牙6~8岁;第4恒牙9~12岁,第3恒牙1~14岁;第5恒牙10~14岁。 3.六龄齿早期缺失六龄齿即第6个恒牙在全部恒牙中萌出最早。它对于上、下颌牙列间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至关重要,以至医学家将其称亻咬合的“锁钥”。无论何种原因造成青少年的六龄齿早失,家长都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带孩子去口腔科,以便得到尽可能完美的补救。 除乳牙早失或乳牙滞留等局部障碍可能造成乳牙或恒牙替换紊乱外,遗传、乳牙根尖病或骨性粘连、多生牙以及肿瘤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正常萌出顺序。家长应注意细心观察,尽可能及早发现异常,从早医治。通过各种措施,保证乳牙与恒牙正常替换,以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处、左右牙齿对称发育。一般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处小乳牙,有的宝宝缺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尽管宝宝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不应相差得太远。

7,小宝宝的牙齿怎样才能长得整齐

小儿呱呱坠地,年轻妈妈喜笑颜开。望着自己的宝宝像个"丑小鸭"的模样,做妈妈的在疼爱有加的同时,也就多了一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在养育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便是:当你的宝宝长牙的时候…… 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即开始生出第一颗牙齿,这时长出的牙齿叫乳牙,一共20个,先后持续到2岁或2岁半时全部出齐整套牙齿。出牙是一种生理过程,一般无需小题大做,但有些情况,妈妈应有所了解和注意,以免心中无数,大惊小怪或疏忽大意。 婴幼儿出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口角流涎、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有时牙床可能会有疼痛,引起低热,致使小儿哭闹不休。这时妈妈应该更细心,更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多抱抱小儿,以母乳喂养,多哄哄、说些"乖乖"的话儿给小儿听听,给予更多的安慰。避免让小孩咬硬物引起牙龈出血,这时可用洁净的手指轻轻按摩牙床,会有减轻疼痛的作用。流涎时,应给小儿戴上"颈围",保护颈部,用柔软的、吸湿性强的毛巾轻轻擦试口角、面颊、下巴等处,以免引起发红、皱裂。冬天也可涂上少量凡士林保护。这段时间婴幼儿的抵抗力会稍微下降,必须注意防感染,寒冷的季节应给小儿保暖,保持清洁卫生。 上述情况一般不用上医院看医生。但如果婴幼儿在此期间有发高烧、腹泻、呃逆、咳嗽,甚至痉挛、抽搐等表现,则不是"长牙"的"过错"。而可能是有其它病因或病菌感染,应及时找小儿科医生看看。 小儿牙齿长出后,保持牙齿清洁,以使其健康整齐发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应注意避免给小儿吃太多的糖(特别是滞留于口腔时间较长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因为糖的酸性侵蚀会使童牙珐琅质减弱,结果造成"烂牙"。其实,在保持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小儿对糖的摄取和体内所需量基本是足够的,因此不必给小儿过多的含糖量高的零食和饮料,限制其进甜食的次数和数量,这样也可以避免小孩养成爱吃甜食的习惯。 婴幼儿的牙齿一旦长出,便可开始为其清洁牙齿。起初可用柔软的布或棉签轻轻清洁牙齿,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牙龈,也可用最小的软毛牙刷轻轻刷牙,以清除牙齿和牙床上的粘性细菌层,即牙斑。这样对防止"龋齿"和牙周病很有效果。每天早晚刷牙两次。开始时把刷牙当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来做,使小儿觉得有趣而接受。自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你的宝宝长大后便自然拥有整齐漂亮的牙齿。
大多有遗传性 多注意牙齿发育情况 不需过于担心
小儿什么时候换恒牙?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的颌骨逐渐发育长大。乳牙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成了它的咀嚼作用,开始相继脱落,被恒牙所替换。 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是有一定的规律。在通常情况下,6~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换完毕。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换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 中切牙    4颗    6~7岁 侧切牙    4颗    8~9岁 第一双尖牙  4颗    10岁 单尖牙    4颗    11岁 第二双尖牙  4颗    12岁 第一磨牙   4颗    6岁 第二磨牙   4颗    13岁 换牙的时候,由于恒牙胚向着萌出的方向移动,压迫乳牙牙根,乳牙根被逐渐吸收。所以脱落下来的乳牙是没有牙根的。 从乳牙到恒牙如何过渡?六龄牙有什么重要性? 孩子有一副健康完美的牙齿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说话才能口齿伶俐,洁白整齐的牙齿会使你的小宝宝的小脸蛋锦上添花,更加逗人喜爱。在人的一生中,有2副牙齿,根据萌出的时间,分为乳牙和恒牙。乳牙俗称奶牙,从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半前后出齐,共20个,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6岁左右,在最后1个乳牙后方萌出第1恒磨牙,称六龄牙。此后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13岁左右,恒牙全部替代乳牙,共有28个,上下颌、左右侧各7个,20岁左右,最后一个磨牙萌出,恒牙可达到32个。 儿童时期最早长出的恒牙——六龄牙,对孩子的牙齿排列是否整齐美观及颌面部的发育十分重要,要特别注意保护。如果发现龋变,要尽快做药物涂布或充填,切不可当成乳牙拔除。六龄牙早失,会使邻牙错位生长,整个上下颌牙齿咬合畸形,影响到面部的正常发育。 儿童换牙期不要随便拔乳牙 -->   儿童到6~7岁时,原来的乳牙逐个脱落,恒牙逐渐萌出,这个时期称为儿童换牙期。有些家长随便给儿童拔除乳牙,以为恒牙反正会长出来的。其实,随便拔乳牙,很容易导致儿童恒牙的错合畸形,影响孩子的面容和健康。   那么在儿童换牙期里,哪些乳牙宜拔或不宜拔呢?   (一)不要随意将乳牙、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拔除,否则将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乳尖牙退换时间较晚,龋坏应尽量治疗,过早拔除,其它牙齿占据位置,会造成尖牙移位。第二乳磨牙退换时间最晚,龋坏最多,过早拔除易造成第一恒磨牙前倾,使第二双尖牙移位,因此,应尽量保护到换牙期,让它自然脱落。   (二)当前儿童患牙病者日趋增多,尤其以龋齿为主。未到换牙年龄乳牙就坏得厉害,经常发炎、肿胀,甚至牙根从牙龈粘膜穿出,长期刺激粘膜形成溃疡,造成咀嚼困难,影响身体健康,这样的乳牙虽未到换牙期也应当拔除。如一般发炎、有龋洞,则应及时治疗和补洞,同时必须教育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   (三)在换牙期间,乳牙没有拔,恒牙被挤到唇侧或颊侧,形成“双层牙”,应将乳牙拔除,使恒牙正常萌出。当换牙期已过,但乳牙没拔,恒牙也未萌出时,应拍一张X光照片,检查是否有恒牙胚;如有恒牙胚应将乳牙拔除,等待恒牙萌出。在上颌前牙区如出现圆锥形的牙齿(又称多生牙)应拔除,以免造成畸形。 儿童牙膏的选择 -->   儿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   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种类型,泡沫的多少取决于其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在18%以上,皂质在口腔唾液中容易分解成苛性碱或酯酸,不但刺激口腔粘膜,而且破坏唾液中的酵酶。另外,含皂量大,摩擦力相应降低,从而影响洁齿效果。因此,家长不宜给儿童选择多泡沫牙膏。   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   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对发育和健康有不良影响。   实验证明,局部使用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但效率仅有20%。氟牙膏含氟化物1000ppm,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日氟的总摄入量将远远超过儿童的正常需要量。体内含氟量增加,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研究证实,局部应用氟化物及摄入氟化物,对儿童发育和健康均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   儿童忌长期使用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的电视广告很多,而儿童患牙疾的比例很高,父母爱子心切,常长期给孩子使用药物牙膏,殊不知,物极必反,药物牙膏用时间长了,反而会影响儿童口腔卫生。   药物牙膏对口腔疾病虽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期滥用,其害不浅。如长期使用消炎护齿类牙膏,不仅使口腔中的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且在杀灭一些病菌的同时,还会杀灭口腔中的正常细菌,不仅会给疾病治疗带来困难,还会出现新的感染。另外,许多药物牙膏中含有生物碱和刺激性强的物质,长期使用,不仅可以损害口腔内的娇嫩粘膜,还会因长期不断的较强刺激,使牙龈、口腔、舌头、口唇、咽喉等处发炎。   有些药物牙膏有很浓的苦辣味,这种异味常常使人发生胃肠不适。有些药物牙膏中被加进一些染色素,长期应用会使牙齿失去光泽。因此,对儿童来说,要少用或不用药物牙膏。 孩子换牙时应注意什么 --> 孩子换牙时应注意什么? 1、增加营养,给予含维生素A、D和钙、磷丰富的食物,以满足牙齿生长的需要。 2、教育督促孩子养成漱口刷牙的卫生习惯。 3、有牙病早治。拔除滞乳牙,恒牙萌出空间不够,应考虑拔除相邻的乳牙。 4、儿童期禁用四环素类药治疗疾病,因四环素类药可使牙齿变黄。 5、有恒牙拥挤错位时,应早去医院矫正,越早越好,因牙列不齐可引起牙齿畸形。 为什么儿童换牙期不要随便拔乳牙? 儿童到6~7岁时,原来的乳牙逐个脱落,恒牙逐渐萌出,这个时期称为儿童换牙期。有些家长随便给儿童拔除乳牙,以为恒牙反正会长出来的。其实,随便拔乳牙,很容易导致儿童恒牙的错位畸形,影响孩子的面容和健康。 那么儿童换牙期里,哪些乳牙宜拔或不宜拔呢? 1、不要随意将乳牙、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拔掉,否则将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乳尖牙退换时间较晚,龋坏应尽量治疗。过早拔除,其它牙齿占据位置,会造成尖牙移位;第二乳磨牙退换时间最晚,龋坏最多。过早拔除易造成第一恒磨牙前斜。使第二双尖牙移位,因此,应尽量保持到换牙期,让它自然脱落。 2、当前儿童患牙病者日趋增多,尤其以龋齿为主。未到换牙年龄乳牙就坏得厉害,经常发炎、肿胀,甚至牙根从牙龈粘膜穿出,长期刺激粘膜形成溃疡,造成咀嚼困难,影响身体健康,这样的乳牙虽未到换牙期也应当拔掉。如有一般发炎、有龋洞,则应及时治疗和补洞,同时必须教育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 3、在换牙期间,乳牙没有掉,恒牙被挤到唇侧或颊侧,形成“双层牙”,应将乳牙拔掉,使恒牙正常萌出。当换牙期已过,但乳牙没掉,恒牙也未萌出时,应拍一张X光照片,检查是否有恒牙胚,如果有恒牙胚,应将乳牙拔掉,等待恒牙萌出。在上颌前牙区出现圆锥形牙齿(又称多生牙)应拔掉,以免造成错位畸形。 孩子要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 -->   某牙病防治所给一小学的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小学生中龋齿、牙龈炎的发生率很高。经调查,除了部分小学生有睡前吃糖等坏习惯外,主要是许多小朋友没有养成天天刷牙的习惯。   别小看刷牙,刷牙可以:   1.清除牙菌斑   牙菌斑除有大量细菌外,还含有糖、酶等物质。最容易在牙齿缝、颌面、牙颈部形成。只有通过刷牙才把牙菌斑清除。这样,才能阻断细菌的繁殖,不会形成龋齿。菌斑清除后1~6小时又会重新生成,因此,要坚持早晚刷牙两次。   2.按摩牙龈   牙龈是一种保护牙齿的粘膜组织。刷牙时,牙刷可按摩牙龈,使牙龈得到充分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强对细菌的抵抗力,使牙齿长得坚固。   很多小孩子到入学时才开始刷牙,为时太晚。一般应该从孩子3岁开始就培养刷牙的习惯。此外,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对保护牙齿也很重要,否则会损伤牙齿和牙周组织。正确刷牙方法应该是上下竖刷,而不能横刷。只有从小养成刷牙习惯,才能使孩子有一副健美的牙齿。

文章TAG:宝宝六龄齿怎么长宝宝  怎么  怎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