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均值合架,在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如何保证所测的角度为闭合导线网的内角
来源:整理 编辑:大牙医 2024-11-10 10:11:47
本文目录一览
1,在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如何保证所测的角度为闭合导线网的内角
也就是说从起算边开始测量,你假如测左角,你就一直测左角,反之,测右角你就一直测右角,要根据你的现场来确定你需要的导线的边长。闭合导线a-b-c-d-e-f-a,用全站仪先在a点架仪器,分别照准f点和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其读数相减(不够减要要加上360°),盘右再测量一次,同样计算角度。求角度平均值。然后各点架仪器,测量各边距离。再联测已知边的角度。全站仪测量闭合导线步骤:1,测出每个夹角和距离。2,内业计算,算出闭合差,然后符合限差的话就反号按内角个数分配。3,算出改正后的方位角。4,坐标增量计算。5,得出每个点的坐标。你自己画个控制点草图。。。你就明白了。98说的对803说的也对,不过他说的是测量方法。。闭合导线的内角,是由导线网的布局决定的。不是由测量方法决定的。
2,断路器磨合测试台的参数有哪些
电源参数:电源模块1:交流电源: 0-300V/10A 直流储能电源:0-300V/10A直流电源: 10-300V/10A电源模块2: 交流电源: 0-300V/10A直流储能电源:0-300V/10A直流电源: 10-300V/10A测量参数: 合时间当前值、合时间累计平均值、合时间最大偏差合速度当前值、合速度累计平均值、合速度最大偏差分时间当前值、分时间累计平均值、分时间最大偏差分速度当前值、分速度累计平均值、分速度最大偏差本系统针对高压断路器的磨合测试而设计,根据磨合台的工位数来控制相对应台数断路器的磨合测试,并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参数设定、时序控制和参数测量。参数设定直观,时序控制简便,参数测量精确,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克服了以往使用时间继电器进行磨合的控制能力较差,易使分、合闸线圈烧毁的缺点,有效地保护了断路器的完好性。gdkc-4m断路器磨合测试
3,施工单位每一作业循环检验一次这个每一作业循环是什么意思
每个循环就是每次的进尺,开挖-出渣-喷砼-初支-开挖! 原则上每10米在拱部和边墙至少各取一组(3件)数据。开挖步骤越多,需要试验检测的数量就越多。另外掌握一个原则:每次拌合料都需要检测,不管数量大小。每一作业循环是指:隧道施工过程中完成打眼、放炮、出渣、立架、喷锚这一完整过程为一循环。所以每循环肯定包括上下导的。至于取样数量那就是上导去一组,下导取一组了。各行业各部门混凝土评定方法是一致的,执行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按标准5.2规定,上例小于10组就用非统计方法评定:小于c60的混凝土,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 平均值大于1.15倍标准值, 2.最小应不小于0.95倍的标准值平均值为:31.9,小于34.5(30*1.15)不合格;最小值为:28.2,小于28.5(30*0.95)不合格。任意一条件不能满足即为不合格,(此例两个条件均不满足)
4,太极拳比赛规则
(一)规定项目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二)项目时间1、太极拳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4分钟,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2、太极器械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3分钟,2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3、对练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3分钟,2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4、规定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套路顺序演练,不得增减和改变动作,裁判长吹哨之后的剩余套路未完成不予扣分。 5、集体项目不超过4分钟,须配音乐(自备CD光盘或MP3播放器),音乐中不得出现说唱等内容,若出现说唱裁判长总扣0.1分,未配乐者裁判长总扣0.1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配合音响师播放音乐。6、按照各项目运动员比赛顺序,每2~6名运动员一组,同场比赛,分别评分。扩展资料: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武术协会-全国太极拳健康工程系列活动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太极拳一 、自选太极拳套路内容的规定 太极拳:至少包括两种腿法,弓步、仆步、虚步三种步型,揽雀尾、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搂膝拗步、云手、左右穿梭、掩手肱捶、左右倒卷肱、搬拦捶等八种动作。 太极拳、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二、比赛的满分为10分三、评分标准 (一)等级分的评分标准: 分为 3 档 9 级,其中: 8.50—10.00分为优秀; 7.00—8.49分为良好; 5.00—7.00分为尚可。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是: 1.运动员应表现出所演练的拳种及项目的技术和风格特点、应包含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动作规范、方法正确,表现出该项目的主要技法; 2.劲力顺达,力点准确,通过运动员的肢体以及器械表现出该项目的力法特点;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器械项目还需身械协调; 3.节奏恰当,表现出该项目的节奏特点; 4.结构严密,编排合理,整套动作均应与该项目的技术风格保持一致。 5.对练还须动作逼真、配合严密,攻防合理。 6.集体项目还须队形整齐,配合默契并富于变化。 7.配乐项目的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音乐的风格应和该项目的技术风格相一致。比赛规则:1、时间:5~6分钟2、采用抽签的办法编排出场顺序,直接进入决赛评出名次。3、太极拳要求:(1)二十四式太极拳;(2)统一配乐;(3)服装统一整齐;(4)动作正确流畅、圆活、连绵不断、协调。太极拳风格突出,舒展大方,身体中正,虚实分明,柔中有刚,熟练完成全套动作;(5)全套动作与音乐相配合,无明显停顿或等音乐的现象;(6)太极拳路线,方向准确;(7)没有明显的遗漏,遗忘和严重失误。http://www.mdjmu.cn/tyb1/gonggaolan/tonggao.htm第一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第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 一、总裁判长一人,副总裁判长一至二人。 二、各裁判组设裁判长一人,副裁判长一人(也可不设),裁判员七至八人(包括套路检查、计分、计时员)。 三、编排记录长一人,编排记录员二至三人。 四、检录长一人,检录员二至三人。 五、宣告员一至二人。 第二条裁判人员的职责 裁判人员在大会领导下,要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做好裁判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总裁判长 (一)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规则的执行。比赛前,组织裁判人员熟悉规则和裁判法,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二)讲解和解决规则中不详尽或无明文规定的问题,但无权修改规则。 (三)在比赛进行中,运动员有不正当行为或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可酌情处理。 (四)在竞赛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可调整裁判人员。 (五)审核并宣布大会比赛成绩,搞好裁判总结工作。 二、副总裁判长 协助总裁判长工作,在总裁判长缺席时,可由一名副总裁判长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 (一)组织裁判组的业务学习,落实裁判组的各项事宜; (二)负责运动员申请重做和掌握套路时间,执行战判长的扣分职责,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三)评分中出现明显不合理现象时,在宣布运动员得分之前,有权公开加减分予以调整。 (四)裁判员发生严重错误时,可建议总裁判长酌情处理。 (五)必要时,可出示裁判员回避分。 四、副裁判长 (一)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当裁判长缺席时,代行其职责。 (二)出示裁判员回避分。 五、裁判员 (一)认真执行大会各项决定,参加裁判学习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认真执行规则,独立进行评分,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裁判长发出示分信号后,评分裁判员须同时示分。 六、编排记录长 (一)负责编排记录组的全部工作,审查报名表,并根据大会要求,编排好秩序册。 (二)准备比赛时带要的各种记录表格,审核比赛成绩,公布名次。 七、编排记录员 根据编排记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八、计分计时员 (一)准确计算运动员完成套路的时间,遇有与规则不符者,应及时报告裁判长。 (二)负责所在裁判组的记录工作,并核算最后得分。 九、套路检查员 检查运动员的比赛套路,如遇与规则不符者,应及时报告裁判长。 十、检录长 负责检录组的全部工作,如有变化应及时向总裁判长报告。 十一、检录员 (一)按照比赛顺序做好运动员的检录,委托一名运动员带队入场,并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 (二)检查运动员的器械与服装,如遇与规则不符者,不允许饮用。 十二、宣告员 在比赛过程中,报告比赛成绩,介绍竞赛规程、规则和比赛项目的特点。 第二章竞赛通则 第三条竞赛性质 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规定,可分为: 一、个人竞赛 二、团体竞赛 三、个人及团体竞赛 第四条竞赛项目 一、杨式太极拳竞赛项目 二、陈式太极拳竞赛项目 二、吴式太极拳竞赛项目 四、孙式太极拳竞赛项目 五、太极拳竞赛路套(42式) 六、太极剑竞赛路套(42式) 第五条名次评定 一、个人单项名次:得分最多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员得分相等时,出场顺序号在前者,名次列前。 二、团体名次:根据竞赛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 第六条服装、进场、退场、起势、收势、套路计时 一、裁判员应穿统一服装,佩带统一的裁判标志。 二、比赛时运动员应穿规定的比赛服,穿武术鞋或运动鞋。 三、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即进场,面向裁判长,行抱拳礼。待裁判长示意后,即走向起势位置。 四、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并开始计时。 五、运动员完成套路后,须并步收势,计时结束。再转向裁判长行注目礼,即可退场。 六、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地内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势和收势。 七、裁判组用两块秒表计时,若不一致时,以接近规定时间的秒表为准。 第六条弃权 运动员未能按时参加比赛,该项则以弃权论。 第八条申诉 凡对裁判工作有意见,应及时通过本队的领队或教练员按大会有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诉。 如需查看录相,仅限于裁判长对其它错误扣分存有疑议,如确属错判,应予更正;如同时发现了套路中的其它不符规定者,则须追加扣分。 第九条比赛顺序 运动员的比赛顺序,应在竞赛委员会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如果一个运动员出现两次第一个出场时,则应予调整。 第三章评分标准与方法 第十条太极拳、剑的评分标准 各项比赛的最高得分均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 一、太极拳评分标准 (一)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 凡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与规格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0.l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3分。 (二)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 凡符合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1分;严重不符者扣1.1-2分。 三)精神、意识、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分 凡符合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的要求者,给予满分。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l-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一1分;严重不符者,扣1.l-2分。 二、太极剑的评分标准 (一)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 凡手型(剑指)、剑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腿法、跳跃、平衡与规格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0.05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0.l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0.2分。剑以定式为准,一次总扣,不得超过0.2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2分;多次出现同一种错误时,扣分不得超过0.3分。 (二)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 凡符合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者,给予满分。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1一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一1分;严重不符者扣1.1一2分。 (三)精神、意识、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分 凡符合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的要求者,给予满分。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0.l-0.5分;显著不符者扣0.6-l分;严重不符者,扣1.l分一2分。 第十一条其它错误的扣分标准 一、没有完成套路:凡运动员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均不予评分。 二、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根据不同程度,扣0.1-0.3分。 三、器械、服饰影响动作:剑穗缠住身体任何部位影响动作,或出现剑穗、服饰掉地、服装开纽,以及器械触地、碰身等失误现象时,每出现一次,扣0.l-0.2分。 四、器械变形、折断、掉地:器械弯曲变形,根据不同程度,扣0.1-0.3分;器械折断扣0.4分;器械掉地,每出现一次扣0.4分。 五、失去平衡:每出现一次摇晃扣0.l分,每出现一次附加支撑扣0.2分,连续出现附加支撑扣0.3分,每出现一次倒地扣0.3分。以上五种错误扣分,均由裁判员执行。 六、起势、收势:起势与收势不符合要求扣0.1分。 七、重做: l.运动员因客观原因,造成比赛中断者,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不予扣分。2.运动员因动作遗忘、失误、器械损坏等原因造成比赛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分。 3.运动员临场因伤病不能继续比赛,裁判长有权令其中止,经过简单治疗即可继续比赛者,可安排在该组最后一名;如果已是该组最后一名的,则安排在该项目下一组的第一名比赛,按重做处理,扣1分。因伤病不能在上述规定时间继续比赛者,则作弃权论。 八:比赛时间:太极拳为5—6分钟,5分钟时裁判长应鸣哨示意,(基层比赛可设24式太极拳,比赛时间为4至5分钟,4分钟时裁判长应鸣哨示意),太极剑为3—4分钟,3分钟时应呜哨示意,完成套路超出或不足规定的时间达0.1秒至5秒者扣0.1分,达5.1秒至10秒者扣0.2分,依次类推。 九、动作数量:动作数量超出或不足,每多或少一个动作扣0.3分。 十、动作方向:凡偏离规定方向45°以上,每出现一次扣0.l分。 十一、动作与套路规定内容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错误扣0.l—0.3分。 十二、器械、服装不符合规定:如发现运动员所用器械、服装违反规定者,则取消该项成绩。 以上七种错误扣分,均由裁判长执行。 第十二条评分方法 一、裁判员评分 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竞赛项目的评分标准在各类分值中减去错误动作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得分。裁判员所示分数应取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但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数必须是0或5。 二、应得分数的确定 (一)五个裁判员评分时,取中间三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二)四个裁判员评分时,取中间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三)三个裁判员评分时,取中间的分数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四)运动员的应得分数取到小数点后面二位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数不作四舍五入。 三、裁判长的加减分 裁判员评分出现明显不合理现象时,在未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前,裁判长有权加分或减分。有效分的平均值在9分或9分以上时,加减分的分值不得超过0.05分,有效分的平均值在9分以下,加减分的分值不得超过0.l分。 四、最后得分的确定 (一)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数中扣除其它错误(第十一条六至十二款)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二)裁判长公开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第四章场地、器械与服装的规定 第十三条场地 比赛在长14米、宽8米的地毯(或地面)上进行,四周沿边线向内标明5厘米的边线,在场地的长边中间各做一条长30厘米宽5厘米的中线标记。 第十四条器械规格 一、剑:长度以直臂反手持剑的姿势为次,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剑应钢制,并带短剑穗。 二、剑的重量(包括剑穗): 男子不得轻于0.6千克 女子不得轻于0.5千克 儿童(不满12周岁)重量不限制。 三、剑的硬度:剑垂直,剑尖触地,剑身不得弯曲。 第十五条服装 服装款式及规格要求 一、料、色自选。 二、男子:长袖、中式对襟小褂,七对中式直绊。女子:长袖、中式半开门小褂,五对中式直绊。 三、周身边为3分。 四、灯笼袖、袖克夫加两对中式直绊。 五、中式裤、横、立裆适宜。 六、上衣长度不得超过本人直臂下垂时的小指指端。 第五章太极拳主要动作规格和风格特点 第十六条杨式、陈式、吴式、孙式、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主要动作规格 一、主要手型 (一)拳 五指卷屈,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拳面要平。 (二)掌 42式、杨式、孙式、吴式: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形。陈式:大拇指根合向小指,指尖后仰,其余四指依次向手背方向舒展错开。 (三)勾 42式、杨式: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吴式:拇指、食指和中指尖自然捏拢,微屈腕;无名指和小指屈向掌心。陈式:五指指尖自然捏拢。 二、主要手法 (一)拳法 1.冲拳 ①冲拳 杨式、孙式、吴式、42式:幸自腰立拳向前打出,高不过肩,低不过胸,力达拳面。陈式:拳经胸前内旋弹抖打出,拳心朝下,力达拳面。 ②反冲拳 杨式、吴式、42式:臂内旋拳眼朝斜下,经耳旁向斜前方打出,高与头平。 2.栽拳 杨式、陈式、孙式、42式:拳自耳旁向前下方打出,拳面斜朝下,拳心朝内,高与膝平,臂自然伸直,力达拳面。 3.搬拳 杨式、42式:屈臂俯拳,自异侧面上,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翻至体前或体侧,手臂呈弧形。 孙式:前臂翻转握拳平屈于体前,拳心朝下,拳眼朝内。 4.撇拳 杨式、吴式、42式:一手握拳屈臂,拳心朝下,自异侧向前上方翻臂撇打,拳心朝上,臂呈弧形。 5.贯拳 杨式、吴式、42式:两拳自下经两侧,臂内旋向前圈贯与耳同高,拳眼斜朝下,两臂呈弧形。单贯拳同此要求,拳略高于头。 6.砸拳 陈式:臂呈弧形,拳自上向下砸;拳心朝上,力达拳背。 7.侧崩拳 陈式:臂呈弧形,拳自内向外斜下弧形弹抖打出,拳眼向内,力达拳轮。 8.双拳横抖 陈式:两拳向左(或右),左(右)手臂外旋,右(左)手臂内旋,向左(右)横抖打出;左(右)拳心朝上,右(左)拳心斜朝下,力达拳眼。 9.双分横抖 陈式:两臂外翻,双拳由左右向下弹抖打出,拳心朝上,力达拳背。 10.握拳 孙式:两拳的拳心朝下或朝上,自腰部向前撞击,力达拳面。 (二)掌法 1推掌 ①单推拿 杨式、孙式、42式:掌须经耳旁臂内旋向前立掌推出,掌指高不过眼,力达掌根。陈式:臂内旋立掌或平价前推出,立掌掌心斜朝前,力达掌根;平掌掌心朝下,力达掌外侧。吴式:拇指一侧朝上,单指朝前经耳旁内旋向前推出成立掌,掌指高不过眼,力达掌心。 ②双推掌 两掌自胸前同时向前推出,掌指朝上,宽不过肩,高不过眼,力达掌根。 2.搂掌 掌自异侧经体前弧形下搂至膝外侧,掌心朝下,掌指朝前。 3.拦掌 杨式、陈式、吴式、42式:掌经体侧向上,立掌向胸前拦,掌心朝异侧,掌指斜朝上。 4.分掌 ①平分掌 杨式、陈式、42式:两掌屈臂交叉于胸前,两臂内旋经面前弧形向左、右分开,两掌高与耳平,两掌朝外,掌指朝上。孙式:两臂屈于胸前,手心相对,两手向左、右内旋分开,掌心朝外,掌指朝上。吴式:两腕在头前上方交叉,掌心朝外,向身体两侧弧形分开,拇指侧朝上。 ②斜分掌 两手交叉或相抱,斜向上下或前后分开。 5.云掌 ①立云掌 两掌在体前上下交替呈立圆运转。 ②平云掌 掌心朝上,在体前或体侧呈平国运转。 6.穿掌 侧掌或平掌沿体前、臂、腿穿伸,指尖与穿伸方向相同,力达指尖。 7.架掌 手臂内旋掌自下向前上架至头侧上方,臂呈弧形,掌心朝外,掌高过头。 8.抱掌 杨式、42式:两掌合抱,两臂保持弧形,两腋须留有空隙。 9.插掌 杨式、吴式:一手自上向前弧形下插,臂自然伸直,掌指朝斜前下方。 10.开手 孙式:两手掌心相对,手指朝上,指尖高与肩平,两手平开与肩同宽。 11.合手 孙式:两手自左、右向胸前合拢,与头同宽。 12.挑掌 杨式、孙式、42式:侧掌自下向上屈臂挑起,掌指向上,指尖高不过眉,腋部须留有空隙。 13.捋 臂呈弧形,单手或双手向左(或右)侧后把,臂须外旋或内旋,动作走弧形。 14.按 单掌或双掌自上而下为下按;自后经下向前弧行推出为前按。 (三)臂法 1.屈臂呈弧形举于体前,掌心朝内,力达前臂外侧。 2.挤 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扶于屈臂手的腕部或前臂内侧,两臂同时前挤,臂撑圆,高不过肩。 (四)肘法 1.双分顶肘 陈式:两臂屈肘叠臂交叉于体前,拳心朝下,以两肘尖迅速向两侧下方 等级分的评分标准:分为 3 档 9 级,其中: 8.50—10.00分为优秀; 7.00—8.49分为良好; 5.00—7.00分为尚可。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是:1、运动员应表现出所演练的拳种及项目的技术和风格特点、应包含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动作规范、方法正确,表现出该项目的主要技法。2、劲力顺达,力点准确,通过运动员的肢体以及器械表现出该项目的力法特点;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器械项目还需身械协调。3、节奏恰当,表现出该项目的节奏特点。4、结构严密,编排合理,整套动作均应与该项目的技术风格保持一致。5、对练还须动作逼真、配合严密,攻防合理。6、集体项目还须队形整齐,配合默契并富于变化。7、配乐项目的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音乐的风格应和该项目的技术风格相一致。扩展资料套路解析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该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太极拳很重视练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八种劲法中,掤劲是八劲之本,练太极拳不能须臾离开此劲。它是弹簧力,又如水托舟,如戥称量;是知觉力,一切外来之力皆藉其辨别方向、大小。其他七劲不过是方位和作法不同另有所称。例如,掌心由内向外缠丝称为掤劲,若掌心由外向内缠丝则称为捋劲,若双手同时将掤劲交叉向外掤出,则称为挤劲。掤劲是向上向外之力,使对方之力达不到胸部,是保护自己的防御手法;捋劲是向旁的横力,三分向下,七分向后,用时要 含胸 转腰 坐胯 三者一致,防止对方肩击胯打。挤劲是向前推扌郑之力,挤在手背,另手辅之,要点在于双手用力一致,两脚抓地前弓;按劲是向前推击或上掀之力,用时须顶头悬 含胸 拔背 用腰力发出。采劲是以手抓住对方手腕和肘部向下向后下沉之力,用时要含胸缩胯,一般是先采后挒;挒劲是以手向左右上下挡开之力,用时要身躯配合以腰带动;肘劲是以肘击人,在近身时使用,有“远拳近肘贴身靠”之说;靠劲是用肩击胯打,贴身时使用。太极拳十三式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跟随沾粘不丢顶。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练养生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养生太极拳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养生太极拳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极拳通常如果规定了时间。就不能打得太短。比如3分钟,也不能打得太长,比如5分钟,不然会扣分。如果时间太长,会被裁判要求下场。以前经常有些选手打得太慢,被裁判警告,劝离。各个太极拳大会都是如此。太极拳可快可慢。在比赛大会上,通常会要求打得略快些。不然没有气势,也不好看。这就是比赛。你功夫再好,如果打得不好看,一样不得高分。
5,联美桥牌怎么玩请说下详细的规则悬赏分很高
1、 前期准备桥牌是一种四人玩的扑克游戏。玩桥牌需要4个人,但在实际的出牌过程中,只有3个人参与。为什么会这样呢?先让我卖个关子,稍后再说。玩桥牌只需一副牌,把大小王去掉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玩桥牌需52张牌,它们分为黑红梅方4中花色,每种花色都有13张牌。4位玩家围成一圈坐好就可以开始游戏了。一般地,4位玩家围坐在桌子的四边;如果条件不允许,席地而坐也是可以的。为了区分不同的玩家,我们用东南西北来表示。虽然这里的东南西北与实际的地理方向不需要一一对应,但是它们必须遵守顺时针方向。比如说,某位玩家在东方,那么,按顺时针方向,余下的三位玩家依次在南方、西方和北方。对于一位玩家来说,他的左手方的玩家称为下家,他的右手方的玩家称为上家,坐在他对面的玩家称为对家。玩家与自己的对家结成一组。这样,四位玩家就分为两组。游戏便在这两组中进行。游戏开始前,必须按顺时针方向指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这些方位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上,游戏的方位没有实质的意义,他们仅仅是为了记分方便;当然,使用方位也便于阐述游戏的规则。游戏方位指定以后,按常规由位于北方的玩家首先发牌。发牌人在发牌前应该请下家洗牌,再请上家切牌。洗牌和切牌的目的都是把牌的顺序打乱。洗牌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不再叙述。现在谈谈切牌。切牌就是把一堆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然后将它们上下次序颠倒一下,也就是说,将原来的下堆牌放在原来的上堆牌的上面。发牌时牌的正面朝下,以便让大家都看不到牌的正面。发牌人一张张发牌(正面朝下),每次发牌都是取最上面的那张。第一张牌发给自己(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按顺时针给每人发一张(放在每个玩家的面前),然后又发给自己,依次进行,直至发完全部52张牌。其他的玩家在发牌人发牌时,不应该拿起自己的牌,这是玩桥牌的基本礼仪。发牌结束后,大家就可以拿起属于自己的13张牌,这时叫牌开始了。叫牌由发牌人发起,叫牌结束后进入游戏的主要阶段,即出牌。这样,洗牌、切牌、发牌、叫牌、出牌就构成了一个完整过程,我们称之为一局牌(hand)。每局牌结束后,发牌权按顺时针方向移到下一位玩家。比如,如果当前的发牌人是南边的玩家,那么下一局的发牌人就是西边的玩家。叫牌的过程比较复杂,要详细地叙述它需要用到许多术语,而这些术语放在出牌的过程中讲述,思路可能更加清晰。因此,我们先讲述出牌,再回过头来叙述叫牌。2、 出牌出牌开始时,打出第一张牌的玩家称为首攻人,首攻人打出第一张牌的过程称为首攻。首攻以后,首攻人的下家(称为明手dummy)就将手中的牌按花色分类整理好,牌面朝上摊在桌子上,以便让其他的三位玩家看到。在这一局的出牌过程中,明手不再参与。明手的牌由他的对家(称为声明人declarer;有些文章称之为庄家,不过我觉得这个称呼不是很精确)代替打出。需要注意的是,声明人仅仅只是代替明手出牌,他不能把明手的牌拿在手中一起来打,也不能把自己的牌与明手的牌进行交换,而且在打牌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出牌次序,该明手出牌时,必须出明手的牌,该自己出牌时,就出自己的牌。首攻以后,余下的三位玩家每人出一张牌(明手由声明人代替出牌),这样就出了4张牌,这4张牌称为1墩(trick)。在这1墩牌中,有一张牌最大,打出它的玩家称为赢堆人。赢堆人将这4张牌收集起来,放在自己的桌面(表明他赢了这一墩),然后打出下一墩的第一张牌。如此进行,打完13墩,就这一局就结束了。在每一墩牌中,打出第一张牌的人称为发起人。发起人可以打出他手中剩下的任何一张牌,剩下的三位玩家称为跟牌人。跟牌人按顺时针方向每人打出一张牌。与发起人不同的是,跟牌人出牌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发起人打出的牌的花色称为这一墩的基本花色。如果跟牌人的手中有与基本花色相同花色的牌,那么他必须打这种花色的牌;否则,他就可以打其他花色的牌。其他花色的牌包括将牌或垫牌。什么是将牌呢?将牌就是在叫牌时指定的那种花色的牌。在一墩牌中比较大小,先比较花色,再比较点数。花色的大小顺序是:将牌最大,垫牌最小;点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A,K,Q,J,10,9,8,7,6,5,4,3,2。比如,在一墩牌中,如果只有一张将牌,那么它就是最大的牌;如果有两张以上的将牌,则需要比较将牌的点数,点数最大的将牌就是这一墩中最大的牌;如果在一墩牌中没有将牌,则比较基本花色牌的点数。垫牌不用比较,因为它是最小的牌。每局牌共有13墩,墩是记分的基本单位。每一组玩家应该尽量使本组赢的墩数最多。在每局牌的最后几墩,如果某位玩家认为他可以确保赢得剩下的墩数,那么,他可以叫停。叫停的意思就是:“大家不用再打了,我手中的牌已经是最大的了,我可以赢得剩下的所有墩数,再打下去是浪费时间。”其他玩家可以同意叫停,也可以拒绝叫停。拒绝叫停有优先权,意思就是,只要有一个人拒绝叫停,那么就按拒绝叫停处理。同意叫停的意思有两种,对于对方小组,意思是:“好吧,算你恨,我们认输了。”对于叫停者的对家(对家不是明手的情况下),意思是:“伙计,打得好,我支持你!”同理,拒绝叫停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别高兴得太早,我们至少还可以赢一墩呢!”,另一个是“老兄,我可没有你那么自信,悠着点吧。”不管是同意叫停还是拒绝叫停,叫停以后,大家都得把牌摊在桌面上,并且牌的正面朝上,以便大家可以看到彼此的牌。如果是同意叫停,则开始审核,看看叫停者是不是真的象他自己说的那么牛,可以把剩余的墩数全吃掉。如果在审核中发现问题(即对方小组可以确信他们可以赢得至少一墩),那么叫停者的行为就是欺诈叫停。对于拒绝叫停的情况,出牌继续正常进行,唯一的区别就是,此时大家的牌要正面朝上摊在桌面上。叫停和欺诈叫停都会影响记分。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以下出牌的过程。每一局的第一张牌由首攻人打出,叫着首攻。首攻以后,明手把自己的牌正面朝上摊在桌面上,在这一局随后的出牌过程中,明手的牌由他的对家代替打出,自己不再参与。每打4张牌称为打了一墩。每墩牌中,打出最大的牌的玩家称为赢堆人。赢堆人将这墩牌收集起来,放在自己的面前,称为赢了这一墩,然后他负责打出下一墩的第一张牌。每一小组应该尽量使自己赢的墩数最多,因为赢的墩数是记分的基础。打出一墩牌中第一张牌的玩家称为发起人,其他的三位玩家称为跟牌人。发起人可以打出自己手中剩下的任意一张牌,跟牌人按顺时针方向出牌,第一个跟牌人是发起人的下家。跟牌人出牌必须符合规则。在每局的最后阶段,任一玩家可以叫停,其他的玩家可以选择同意叫停或者拒绝叫停,后者有优先权。叫停会影响记分。每局结束后,开始记分。记分结束后,进行下一局。与其他的牌类游戏比较起来,桥牌的记分规则略显复杂。而且,不同的玩法,记分的规则是不同的。除了墩数和叫停会影响记分外,叫牌也会影响分数。下一节中,我们将详细谈论叫牌的过程。3、 叫牌在每一局中,发牌结束后是叫牌阶段。叫牌由发牌人发起。前面已经说过,发牌权每局轮换,按顺时针方向转给发牌人的下家。那么,叫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出牌”这一节中,我们说过,记分的基础是墩数。因此,玩家应该尽量确保己方小组赢的墩数最多。叫牌就是声明己方小组可以赢的墩数。比如,某一小组声明“我们可以赢2墩”,如果没有反对意见,那么他们的声明就是有效声明,这个有效声明称为定约。声明定约的玩家称为定约人,他所在的小组称为定约方。如果定约方完成了任务,他们就可以获得加分;否则,对方小组就获得罚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定约方完成任务(定约)呢?还是举个例子,比如定约为2(即定约方声明他们可以赢2墩),那么在这一局中,定约方必须赢得8墩,才算完成任务。为什么是8墩呢?因为每局共13墩,定约方不仅需要完成基本任务(6墩),还得完成他们声明的任务(2墩),因此总共是8墩。如果定约方赢得的墩数超过了定约,那么超过的墩数称为超墩。比如,定约是2,定约方实际赢了9墩,那么超墩就是1。现在,我们知道,叫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定约。但是,它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此。好了,我们现在该谈谈叫牌了。叫牌开始时,发牌人有两种选择:出价或不叫(pass)。出价的内容是确定定约的墩数和将牌花色。因为每局共13墩,所以定约墩数在1和7之间(包括1和7)。将牌花色就是声明在这一局中,将使用哪种花色作为将牌。将牌的作用在“出牌”一节已经阐述。将牌花色有5种选择:梅花、方块、红桃、黑桃、无将。无将就是不使用将牌,也就是说在这局牌中没有将牌。总结一下,出价就是声明在这局牌中将使用的将牌花色和声明方准备完成的定约。不叫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做声明。如果发牌人选择不叫,剩下的三位玩家也选择不叫,那么这一局作废,双方的加分都是零,同时开始下一局。按规则,此时发牌权将转移到下家。叫牌由发牌人开始,按顺时针进行。第一个出价的玩家称为起价人。起叫以后,以后的叫牌行为称为竞叫,竞叫的玩家称为竞叫人。当然,起价人也可以成为竞叫人。比如,当起价人出价以后,其他3位玩家跟着竞叫,竞叫顺序就回到起价人了,此时起价人就成为竞叫人。竞叫有四种选择:出价、不叫、加倍、再加倍。如果竞价人选择出价,那么称他为竞价人。我们知道,出价的内容是确定将牌花色和定约,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出价(注意,这个出价是名词,意思就是价钱,与出价行为不可混淆。我们从上下文中可以确定出价这个词到底是名词还是动词)。起价人的出价是任意的,但竞价人的出价必须大于前一竞价人(或起价人)的出价。那么,出价的大小是怎样确定的呢?我们把出价从小到大排列如下:1梅花,1方块,1红桃,1黑桃,1无将,2梅花,2方块,2红桃,2黑桃,2无将,……7梅花,7方块,7红桃,7黑桃,7无将。可以看出,总共有35种出价。我们再次说说出价的意义。比如,某玩家说“3红桃”,那么他的意思是,“在这一局中,我想把红桃定为将牌,我们小组可以赢3蹲(实际上要完成的任务是6+3=9墩)”。任一竞价人(或起价人)出价以后,随后的竞叫人可以选择加倍。任一竞叫人加倍以后,随后的竞叫人可以选择再加倍。不管是加倍还是再加倍,如果以后有更高的出价,那么,加倍和再加倍功能取消。在取消加倍和再加倍以前,加倍和再加倍都只能有一次,而且再加倍必须出现在加倍以后。加倍和再加倍的作用都是将本局的记分加倍。具体的记分加倍方法,我们在下一节阐述。那么,叫牌行为什么时候结束呢?起价以后,如果出现3个连续不叫,则叫牌结束。最后一个竞价人(或起价人)称为定约人。定约人的出价确定了这一局的将牌花色和定约方需要完成的任务(墩数)。定约方的出价与是否加倍、是否再加倍合在一起,称为定约(contract)。定约人最终确定了将牌花色。但是,在本组中,第一个将该花色定为将牌花色的玩家可能不是定约人,而是定约人的对家,我们称之为声明人(declarer)。声明人的下家称为首攻人,首攻人的下家称为明手。每局牌的第一张由首攻人打出。我们来总结一下叫牌的过程。叫牌由发牌人开始,顺时针进行,每人一次机会。如果从发牌人开始有连续4次不叫,那么这一局作废。第一个出价的玩家称为起价人。起价人的出价是任意的,但随后的竞价人的出价必须大于前一出价。在出价以后,竞叫人可以加倍一次,加倍以后可以再加倍一次。如果有新的出价,则取消加倍和再加倍功能。起价以后,如果连续出现3个不叫,则叫牌结束。最后一个出价人称为定约人。定约人的出价与加倍再加倍合称为定约。定约方中,首先声明定约将牌花色的人,我们称之为声明人。声明人的下家称为首攻人,首攻人的下家称为明手。4、 复式定约桥牌的记分和比赛过程 比赛的基本过程是局。记分的基本单位是墩数。桥牌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它稍微烦琐的记分规则。玩法不一样,记分规则也不一样。现在,我们以中国桥牌协会的规则为例,详细阐述一下记分的方法,另外再概要地介绍一下比赛的过程。整个比赛以局为单位进行,每4局是一节,每4节是一组。一般将一组作为一次比赛。也就是说,打完16局后,参赛双方就可以确定输赢了。在这16局中,发牌权顺时针轮转,这样,每个玩家都有4次发牌机会。为 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局况的概念被引入进来。什么叫局况呢?简单地说,局况就是为每一局的比赛双方定义的一种状态,该状态在记分时被使用。也就是说,局况的 概念仅仅是为了将记分规则搞得复杂些。对于每个参赛方来说,局况有两种:有局和无局;那么对于每一局来说,就有四种局况,它们是:双方无局(用符号“-”表示)、南北有局(用符号“SN”表示)、东西有局(用符号“EW”表示)、双方有局(用符号“B”表示)。句况的设定是认为的,从第1局到第16局牌,局况依次是:双方无局,南北有局,东西有局,双方有局,南北有局,东西有局,双方有局,双方无局,东西有局,双方有局,双方无局,南北有局,双方有局,双方无局,南北有局,东西有局。可以看出,局况的排列是很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使得每位玩家在不同的局况下都有一次发牌机会。在叫牌和出牌时,请一定牢记该局的局况,因为它对记分有很大的影响。前面已经说过,在出牌前需要经过叫牌,有效的叫牌(也就是不作废的叫牌)会达成一个定约。定约的内容包括将牌花色和要完成的墩数(实际要完成的墩数应加上6)。如果定约方完成的墩数大于等于定约的墩数,则称定约方达成定约。如果定约方超额完成任务,那么超过的墩数称为超墩。达成定约时,定约方获得加分。如果定约方没有完成定约,则成为宕墩,未完成的墩数称为宕墩数。比如,假设定约为3,如果定约方实际赢了9墩,则达成定约;赢了10墩,则超墩为1;赢了7个,则宕墩为2。定约方宕墩时,就给对方小组加分,这种分数称为罚分。在记分时,不仅要考虑墩数,也要考虑将牌花色。出此之外,还得考虑局况、是否有加倍和再加倍的情况、定约是成局定约还是未成局定约、以及定约方是否叫到并做成满贯(slam)等情况。什么叫成局定约和未成局定约呢?我们在计算基本墩分时,需要考虑将牌的花色。如果将牌花色是梅花或方块,则每墩是20分;如果将牌花色是红桃或黑桃,则每墩是30分;如果是无将的情况,则第一墩为40分,剩下的每墩30分。如果定约的墩分超过100分,则称这次定约为成局定约,否则为未成局定约。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我们知道,要声明一个成局定约,如果选择梅花或方块作为将牌,则定约数至少为5;如果选择红桃或黑桃作为将牌,则定约数至少为4;如果选择无将,则定约数至少为3。如果定约方把定约数声明为6(或7),并且完成了任务(即实际赢了12敦或13墩),则称定约方叫到并做成小(大)满贯。好了,记分的各种情况已经谈过了。现在看看具体的计算方法。(1) 定约方达成定约时,给定约方加分。计算公式为:定约方加分=基本分+超墩分+奖分以下的记分表格的单位是墩。基本分的墩数就是定约的墩数。比如,定约是3,则基本分的墩数是3,如果将牌是红心并且加倍,则基本分=60*3=180分。如果实际完成10墩,则超墩为1,在无局加倍的情况下,超墩分=100*1=100分。1.1 基本分指完成定约的墩数所得的加分 梅花或方块 红心或黑桃 无将(第1墩/第2墩以后)未加倍时 20 30 40/30加倍时 40 60 80/60再加倍时 80 120 160/1201.2 超墩分 无局 有局 未加倍 同墩分 同墩分 加倍 100 200 再加倍 200 400 1.3 奖分奖分有如下几种,他们的关系是累加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一种奖分情况,就按这种情况加分。奖分的几种情况分别是:1.3.1 满贯奖分 无局 有局叫到并做成小满贯(12墩) 500 750叫到并做成大满贯(13墩) 1000 15001.3.2 成局定约、部分定约,完成定约奖分有局时做成局 500无局时做成局 300做成任何部分定约 50做成任何加倍但未再加倍的定约 50 做成任何再加倍定约 100 (2) 定约方未达成定约时,给对方小组加宕分。宕分按宕墩数计算。宕分=基本宕墩分+附加宕墩分。注意,在计算宕分时,有局或无局指的是定约方的局况。2.1 基本宕分 无局 有局 未加倍 加倍 再加倍 未加倍 加倍 再加倍第一个宕墩 50 100 200 100 200 400 每一附加宕墩 50 200 400 100 300 600 2.2附加宕墩分无局 有局 未加倍 加倍 再加倍 未加倍 加倍 再加倍第四墩及其以后每宕墩 0 100 200 0 0 016局结束后,每一小组将自己的每局得分加起来就是最终的得分,最终得分高的小组就赢得了这次比赛。好了,记分的各种规则已经讲完。在实际比赛时,要按这些规则一项项地计算,是很烦琐的事情。因此,你可以把各种情况考虑在内,然后编成一个表格,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得出记分。可以看出,桥牌的规则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它的记分方式。记分虽然复杂,但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这种思路对于我们是有启发的。我们设计一个产品时,可以通过增加附加值来提高收益。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桥牌的规则不止这一种。记分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对于一个普通的玩家,没必要记住这么多的规则。按照我所说的规则进行就可以了,因为这是复式定约桥牌的基本规则。当然,你也可以设计自己的规则,只要你的规则足够好! 没找到你说的联美桥牌,只找到桥牌,抱歉。联美桥牌需参加者开动脑筋,在一分钟内将手中及桌上的数字牌按顺序排出3个或以上构成的组合出牌,嘴快出完牌的选手胜出。锻炼逻辑思维的最佳游戏。游戏目标是争取第一个将自己牌架上的牌,全部依照规定的牌组出完!规定的牌组分成二种:一种称为同组,指的是同组的砖块牌具有相同号码,但是颜色彼此不一样;第二种是顺组,意思是同组的砖块牌为连续的号码,而且具有一样的颜色。变化多端的牌组,及多角度均可行的排列法,让不同的玩家也会有绝大不同的组合结果。当然,桌面游戏就是要跟亲朋好友们一起玩,会比对着电脑要有趣更多,因为联美桥牌Rummikub的宗旨就是拉近人与人亲密的关系!和桥牌完全不一样的=。=桥牌所使用的52张扑克牌,共分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个花色。四种花色有高低之分,按照英文各自开头一个字母的顺序排列而成,即梅花 (club)为c,方块(diamond)为d,红心(hearts)为h,黑桃(spade)为s。其中梅花和方块为低级花色,每墩20分;红心和黑桃为高级花色,每墩30分。每一种花色有十三张牌,顺序如下:a(最大)、k、q、j、10、9、8、7、6、5、4、3、2(最小)。 52张牌平均分配,每人13张;其中6墩为本底墩数,6张以上的牌方可算作赢墩。如果用户做4h定约,就是红心为将牌,取到10墩牌。桥牌规则规定,定约基本分达100分以上者方算成局,否则为未成局。成局分别奖300分和500分,未成局只奖50分。也就是说,要想成局,梅花和方块必须定约到5以上,即拿足11墩牌;红心和黑桃只需定约到4,即拿到10墩就行了。除了有将定约以外,桥牌中还有无将定约(no trump),即打无主牌,这种定约第一墩为40分,第二墩以后均为30分,也就是说,无将定约达3级时,即拿到9墩牌时便成局了。 叫牌 发牌之后出牌之前要进行叫牌。叫牌要用特定的符号和用语来进行。按规定由发牌者首先叫牌(通常是北,以后轮换),根据牌点的高低,发牌者可叫也可不叫,此后,再由他的下家(左方)叫牌,依次顺时针轮流进行。如果四家全都不叫,这副牌就宣告作废,由下家重新发牌。 当一家开叫后,任何一家可以根据花色类别的次序在更高水平上争叫,只要在前一家同类墩数上叫更高一个数或在更高一类(花色或无将)上叫同一墩数均可。类别的排列如下,无将(最高)、黑桃、红心、方块、梅花(最低)所以叫一个黑桃比叫一个红心高,叫一个梅花比叫一个无将高。直到三家不叫表示承认为止。叫得最高的那个花色就是将牌花色(或无将),而该级别的数字就是定约的水平,两者合称定约。叫牌的目的是使同伴之间互通牌情,以便找到最佳定约,或者干扰对方选择出最有利的定约,以此达到战胜敌方的目的。 在叫牌过程中,后一位叫牌者所叫的内容必须在花色或数量上超过前一位叫牌者所叫的内容。例如北开叫1nt,东争叫2h,南持梅花套,必须应 3c;西支持同伴,叫3h即可。 ? 局况:为了给游戏的双方创造较为复杂的形势,从而让牌手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桥牌活动特意设置了"局况"这一关目。有局的一方胜则多得分,败则多输分,而无局的一方则又可以利用败了输分少这一条件与对方竞争。有局方和无局方的不同奖分和罚分将在下面论述。桥牌的有局和无局是人为规定的,不可变更。通常,人们用ew代表东西有局, ns代表南北有局,b代表双方有局,"-"代表双方无局。定约所谓定约,是指经过叫牌最后由一方确定经另一方同意的一个叫牌级数协定。确定定约的一方称定约方,其宗旨是要完成定约;同意的一方称防守方,其目标是击垮敌方的定约。 定约分有将定约和无将定约两种。有将定约是确定某一花色为将牌。将牌除可以在本花色中赢墩外,还可以将吃其他三门花色(假如没有这个花色的话)。 无将定约就是没有将牌的定约,其输赢只根据同一花色中的每一张牌的大小来大家假如用户没有这个花色,只好出其他花色,这称为垫牌,不论大小,都不能赢墩)。 定约又分成局定约和不成局定约,定约分数满100分的,叫做成局定约,定约分数不足100分的,叫做不成局定约。两者的奖分和罚分都不一样。 加倍 加倍是叫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它的原意为防守方的一家认为定约方的定约 肯定会被己方击败,他就叫"加倍"以示惩罚。 现在在加倍的含义已经被引伸为各种意义,不再单独作为惩罚而用。如定约方对防守方所叫的"加倍"不以为然,相信己方仍有把握完成定约时,可叫"再加倍"来惩罚加倍方。再加倍定约,定约方的得失分均按四倍(基本分乘以4)计算。加倍的符号用"x"表示,再加倍的符号用"xx"表示。 综上所述,加倍和再加倍与定约人的定约得失分密切相关,尤其是本来不够成局(基本分不足100分)的定约,加倍或再加倍后而达到成局时,得分相差会超过500分,失分相差一倍。因此使用加倍及再加倍都要特别慎重。 打牌 一个定约(无将或有将)在叫牌时被确定之后,防守方位于庄家左手的一家称为首攻人,也就是由他打出第一张牌。首攻人的下家在首攻实现后将自己的牌全部摊开,按同花色摆成四列,此家称为明手。明手的对家是庄家(又称定约人、暗手),他负责打明、暗两手的牌。明手出牌后,就轮到首攻人的同伴出牌,最后轮到定约人出牌。至此,桌上共有四张出过的牌,每家一张,称为一墩牌。每家必须随出牌者出同花色的牌,如手中已无这用花色,则可用将牌(任何一张将牌都大于大于种花色的牌)将吃或垫掉一张闲牌。在一墩牌里,如果有将牌,则最大的将牌是赢牌。第二轮的出牌由赢得第一墩的那家先出,其它仍依顺时钟方向出牌,直至十三张牌全部出完。 上手基本简单玩法 为了正确叫牌,必须知道用户手上牌的实力,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用户手上牌的真正实力取决于以下条件:大牌、长短花色、与同伴的牌搭配得好不好、敌方持有大牌的位置、与同伴打牌水平的高低、敌方打牌水平的高低。这只是开始!还要留意哪些牌手情绪饱满,哪些牌手士气低落;哪一对相互配合默契;或是哪一位喝得太多了;哪一位找机会就揶揄别人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影响因素。这种不可知性正是桥牌的魅力之一。
文章TAG:
什么是平均值合架 在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如何保证所测的角度为闭合导线网的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