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间隙配合与滑动配合有什么不一样

滑动配合是表示工件间相对关系或紧密程度,并不用于公差配合的专业术语,滑动配合一般是采用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只要能达到相对滑动的目的就可以。干涉配合一般的孔与轴与过盈配合一样,照标准选配合公差带就行。其中还有径向干涉配合螺纹副,干涉配合这种螺纹副可以极其方便地重复装拆、重复使用,不损伤螺纹的牙型。
间隙配合就是滑动配合,没有有什么不一样。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间隙的作用为贮藏润滑油、补偿各种误差等,其大小影响孔、轴相对运动程度。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轴间的活动联系,如滑动轴承与轴的联接。
间隙配合是指二个相配物之间有一定间隙的要求,这间隙可大可小,视规定而定。而滑动配合是指二个相配物之间的配合间隙以滑动为准,而这一特定的配合间隙要视物体的形状、大小、材料性质而定,是特定的,有一定要求的。

间隙配合与滑动配合有什么不一样

2,齿轮消除间隙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基齿厚制,固定齿厚的极限偏差,通过改变中心距基本偏差来获得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2、基中心制,固定中心距的极限偏差,通过改变齿厚的上偏差来得到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在回转机构的传动中,小齿轮与回转轴承安装在一起,是标准件,齿厚不能改变,为了满足齿轮承受大载荷的需要,小齿轮的厚度不能减小。还需要采用正变位来增加齿轮厚度。所以用该种方法获侧隙在回转机构的侧隙调整是无效的。必须采用基齿厚制,即通过改变中心距基本偏差来获得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 扩展资料测量轴承的间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间隙(称做理论间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安装前轴承的内部间隙一般用理论间隙表示。轴承间隙的调整:1、采取加减轴承盖与机座间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2、利用安装在轴承盖上的螺钉推动压在轴承外圈上的压盖进行调整。齿轮位置的调整:因齿轮与轴的安装形式大都是采用一端为轴肩或台阶定位,另一端的定位主要采用隔套,所以齿轮的位置只有通过加减隔套的长度来调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轴向间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齿侧间隙
回答这个问题时先要明白齿轮精度.它由: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接触精度和齿轮副侧隙组成.轮齿受力时有变形,发热时会膨胀.安装不精确,会出先卡死现象.因此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在非工作齿面方向应有一定的间隙用来贮存润滑剂,改善齿面的摩擦条件.所以齿轮的间隙是不可消除的.只有选择适当齿厚极限偏差和中心距极限偏差来保证齿轮副侧隙.这在机械标准中可查找.
回答这个问题时先要明白齿轮精度.它由: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接触精度和齿轮副侧隙组成.轮齿受力时有变形,发热时会膨胀.安装不精确,会出先卡死现象.因此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在非工作齿面方向应有一定的间隙用来贮存润滑剂,改善齿面的摩擦条件.所以齿轮的间隙是不可消除的.只有选择适当齿厚极限偏差和中心距极限偏差来保证齿轮副侧隙.这在机械标准中可查找.
普通的齿轮副为了保证顺利转动,不卡死都是有一定的间隙要求。要求消除齿轮副间隙的齿轮,主要用于仪表、机床等需要正反转都需要精密传动的地方。这个在设计时提出无隙要求,制造厂家可以按要求生产。如果是已有的有隙齿轮,可以通过调整安装距的方式变成无隙,但是运转时,有可能卡死哟。

齿轮消除间隙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滚动轴承的几种间隙

“分别是 原始间隙(即轴承打开包装时的原始间隙),装配间隙(即装配轴承时轴承或大或小 然后处理后的装配间隙) 和工作间隙(即轴承在工作转动时的轴承间隙)”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一般情况下原始游隙最大的,安装的时候轴承内孔和轴之间有个过盈量,使内圈变大,这样游隙就变小了,至于工作游隙是因为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发热引起的。轴向就是顺着轴的长度延伸的方向,径向就是垂直于轴的方向。径向游隙就是轴承在径向方向上外圈和内圈的相对位置的最大可变化量。轴向同理。
你的朋友有很高的水准。轴承出厂时根据一些国家或国际标准,有一个恒定游隙值。径向内部游隙代号有这么几种:C0:标准游隙代号,此代号一般在轴承型号中省略不做标记。C2:比标准游隙略小的游隙。C3:比标准游隙略大的游隙。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在安装轴承时,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室的配合,会使轴承的游隙有一定的减少量。这时会有一个游隙值。在使用过程中,轴承旋转时,因材值的温差也会市轴承的内部游隙有一定的减少量。轴承达到最理想的寿命,必须有合适的游隙,游隙值=设计游隙(出厂游隙)-内圈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外圈因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加上或减去因温差产生的游隙减少量或增加量。
1)原始间隙: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下的间隙。2)配合间隙:轴承装到轴上或孔内后的间隙,其大小由过盈量来决定,配合间隙小于原始间隙。3)工作间隙:有些轴承,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其间隙可以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轴承套圈的相互位置而确定如向心推力球轴承等。
我是专业生产轴承的 有五种间隙C0:标准游隙代号,此代号一般在轴承型号中省略不做标记。C2:比标准游隙略小的游隙。C3:比标准游隙略大的游隙。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
原始间隙 没听说过,装配间隙也就是说轴承自身尺寸误差 生产工厂要求精密度高了也就容易控制例如 HRB P4 P5P6 等等 ,工作间隙也是存在的。轴承在高速运转的同时确实存在这种间隙 。你朋友懂的够多了 ,所谓的这些词 都是生产工厂技术人员的标准用语,径向间隙应该就是 常说的游隙 他的等级越大 也就越松 例如C2 C3 像角接触轴承 C3的拿在手里感觉就跟垃圾一样 松松夸夸的自己都没信心 不敢相信他能用 OK我知道的也很有限,这方面的还是多找找朋友了解一下

滚动轴承的几种间隙

4,什么是间隙配合

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介绍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上方,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Xmin=0的配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对一批零件而言,所有孔的尺寸≥轴的尺寸。配合状态最大间隙最大间隙: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值,或孔的上偏差减去轴的下偏差。计算公式: 最大间隙: Xmax=Dmax-dmin=ES-ei最小间隙最小间隙: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值,或孔的下偏差减去轴的上偏差。计算公式: 最小间隙: Xmin=Dmin-dmax=EI-es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间隙配合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过盈配合,即依靠轴与孔的过盈值,装配后使零件表面间产生弹性压力,从而获得紧固的联接。该结构简单,同轴性好,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扭矩及动载荷。但对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不方便。过渡配合指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配合也可能有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实际尺寸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孔的实际尺寸,这样的配合叫过渡配合。间隙的作用为贮藏润滑油、补偿各种误差等,其大小影响孔、轴相对运动程度。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轴间的活动联系,如滑动轴承与轴的联接。在机械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的配合状态粗略可分为滑动配合、过渡配合和紧配合等许多等级,过盈配合属于紧配合中的一种。也就是说相配对的轴径(键宽)要大于孔径(键槽),必须采用特殊工具挤压进去,或利用热胀冷缩的特性,将孔(键槽)加热,趁孔径扩大,迅速套到轴上,待冷却收缩后二个零件就紧紧配合成一体。过盈多少,在加工图纸上都有详细说明。如果碰到有些零件不能采取加热,也可将轴(键)放在干冰里冷却,效果一样。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但所得到的间隙和过盈量,一般是比较小的,它主要用于定位精确并要求拆卸的相对静止的联结,要求孔轴间有较好的对中性和同轴度且易于拆卸、装配的定位联接,如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联接。希望能帮到您,亲~~更多6条
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间隙配合:孔的实际尺寸总比轴的实际尺寸大,孔与轴装配时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上面。如b。过盈配合:孔的实际尺寸总比轴的实际尺寸小,孔与轴装配时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下面。如c。过盈配合的轴与孔在装配时需要一定的外力或使带孔零件加热膨胀后,才能把轴压入孔中。过渡配合: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配合也可能有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也就是说,相配合的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此差值为间隙,通常以s来表示。

5,自锁托槽与现代滑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的结合应用

自锁托槽与现代滑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的结合应用 一、直丝弓矫正技术的发展 自锁托槽最早出现在1933年,直到1976年才提出了自锁托槽的直丝弓矫治技术。 现代滑动直丝弓矫正器—MBT对转矩和轴倾角进行了改进,使对牙齿的控制达到最佳效果。另外MBT使用滑动法关闭间隙,避免了在弓丝上制作曲,因此临床操作曾容易。此外滑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的矫治程序更加简洁、高效。 由于直丝弓矫治技术具有高效、简洁的特点,因此在设计和生产自锁托槽矫治器时将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理念融合进来,形成了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正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系统通过弹簧夹或抽动装置进行托槽的打开或关闭,从而使弓丝在托槽内运动,因此该矫治系统摩擦力大大减小,更利于实现轻力矫治,使牙齿移动更快、更安全,产生的副作用如牙根吸收等也会更小,使滑动法在关闭间隙时等到有效的发挥,另外操作更加简单,矫正程序更加简洁,牙齿移动更加有效,从而能够达到非常好的矫治效果。 二、自锁托槽滑动直丝弓技术的基本步骤 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步骤是:第一个阶段是排齐整平,第二个阶段是关闭间隙,第三个阶段是颌间关系调整,第四个阶段是精细调整。由于排齐整平、关闭间隙、颌间关系调整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弓丝,因此又可以分为镍钛圆丝阶段、镍钛方丝阶段、不锈钢方丝阶段即工作弓丝阶段以及精细调整阶段。 (一)镍钛圆丝阶段 通常对于严重拥挤的患者初始弓丝使用0.012英寸的热激活镍钛丝,而对于轻中度拥挤的患者使用0.014或0.016英寸的热激活镍钛丝。因为镍钛圆丝阶段会出现“颊管效应”即弓丝进入被动式自锁托槽后摩擦力非常小,可以在托槽内自由移动或滑动,因此利于牙齿的快速排齐。 在第一个阶段或者说在镍钛圆丝阶段自然扭转会得到纠正,但是并不要求完全解除所有的扭转,并且只是初步排齐,是为第二根弓丝做准备。另外第一根弓丝的放置需要持续10~220周,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以便达到牙齿快速排齐的目的。 (二)镍钛方丝阶段 镍钛方丝阶段应根据自锁托槽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弓丝,通常对于主动式自锁托槽应选用0.016×0.022英寸的镍钛方丝,而对于被动式的自锁托槽通常选用0.014×0.025或0.016×0.025英寸的镍钛方丝。临床上常用0.019×0.025的镍钛方丝进行充分的排齐整平牙列,为应用不锈钢方丝关闭间隙做准备。 (三)不锈钢方丝阶段 牙列完全排齐以后进入不锈钢方丝阶段,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是最常用的有时也可以使用0.018×0.025的不锈钢方丝,此时可以开始使牙齿向近中移动从而关闭间隙。 不锈钢方丝阶段主要使用滑动法关闭间隙,且常用一步法使6个前牙一起内收,方法是在侧切牙和尖牙间弓丝上焊牵引钩或放置游离牵引钩,并使用镍钛拉簧和橡链状皮圈的弹力实现滑动关闭间隙。由于自锁托槽本身摩擦力较小,所以其牵引力通常小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且颌内牵引一般不超过100g左右,牙齿移动较快,平均每月内收超过1mm,因此复诊间隔不宜过短,通常6~8周。 (四)精细调整阶段 精细调整阶段通常使用的弓丝是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但是根据患者的情况,有时也可以使用圆丝,必要时对于部分患者如牙齿移动位置不太理想者可以用0.019×0.025或0.018×0.025英寸的TMA钢丝就可以了。TMA钢丝比不锈钢弓丝的硬度小、弹性好,但是比镍钛丝的硬度大、弹性差。因此TMA钢丝既能精细调又能制作曲还能起到相应的弹力作用,对牙齿移动有很好的控制,对个别牙的转矩也能进行有效的调整。 精细调整阶段要根患者的情况进行少量的颌间垂直牵引如v形或w形牵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线牵引比较容易导致前牙倾斜,所以要对力量有所控制,并且每次复诊时都要注意牙齿的移动。另外在该阶段已关闭的间隙或前牙散隙很容易再出现,因此要尽量使用弹力牵引进行保持。 三、自锁托槽滑动直丝弓技术的要点 1、托槽的准确定位和粘接是矫治过程最关键的步骤。弓丝的弹力通过托槽作用在牙齿上,从而使牙齿移动。如果托槽的定位不准,牙齿移动就会出现方向上的偏差。因此托槽的准确定位和粘接是自锁托槽非常关键的方面。 2、牙列完全排齐也很重要,只有牙齿排齐后才能进行很好的滑动。 3、正确开关托槽。 4、牙列的整平与深覆的矫正要特别到位,否则在滑动关闭间隙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也可能影响最终的矫治效果。 5、注意轻力的应用。 为什么要选择使用轻力矫治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正畸医生希望利用很轻的力量进行矫正,因为他们发现轻力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或者不适,尤其是自锁托槽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力量更轻、钢丝更细,患者的疼痛不适更少。另外轻力也可以降低牙根吸收、牙槽骨吸收的风险,过去的技术需要加很强的转矩,且关闭间隙的外力可以用到300g,更甚者可以用到600g,容易引起牙根吸收,而轻力仅是100g~150g的力量,因此牙根吸收概率大大降低。此外轻力矫治还可以节省后牙支抗,利于牙齿的快速移动。 四、自锁托槽牙列的整平与深覆的矫正 自锁托槽牙列的整平与深覆的矫正本身具有排挤牙列时牙列整平的特点。排齐牙列时牙齿可能会轻度唇倾或唇向移动,因此在整平时就会达到一种自然的整平。另外临床上在后期会使用不锈钢方丝、镍钛方丝,在不锈钢方丝弓上制作曲可以形成摇椅弓是临床上整平牙列最常用的手段,其中反向摇椅弓能起到压低前牙升高后牙的作用,对整平牙列非常有效。此外滑动技术在关闭间隙、整平牙列中非常重要,所以可以认为牙的整平是滑动整平机制的必要前提。 自锁托槽牙列的整平与深覆的矫正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打开咬合困难,耗时较长,这是由于弓丝在槽钩内的自由度比较大,从而使牙齿移动比较困难。但是可以借助一些其他手段如平面导板、种植体支抗、多用途弓等解决。

文章TAG:什么  滑动  动法  间隙  什么是滑动法关间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