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架怎么上模型,金属支架义齿的流程 及使用的所有设备和注意事项
来源:整理 编辑:大牙医 2022-12-27 09:19:50
本文目录一览
1,金属支架义齿的流程 及使用的所有设备和注意事项
定制式活动义齿,是指根据医师的设计要求,按照统一的操作流程制作的活动义齿。按照使用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全口义齿的制作,以及中空托牙的制作。先就最普遍的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工艺流程上的介绍。 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流程:1. 制作模型2. 模型设计3. 制作支架4. 排牙、制作蜡型5. 装盒6. 去胶、热处理7. 打磨、抛光制作模型的过程:首先要仔细检查印模,同时用流水冲尽其中残余的唾液和血液,并进行消毒处理。调拌模型材料,从腭顶和舌侧较高的部位放入少量已调拌均匀的石膏材料,同时不断震动,或者在震荡机上进行抖动。将印模翻转置于石膏上,使印模合面与玻璃板平行,合面与模型底部的距离,下颌微3.5~4.0cm,上颌为4.0~4.5cm。用调拌刀形成模型的底座,同时修整模型。 根据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脱模。对于弹性印模材料可以直接在石膏凝固以后,将模型取下来。此时,应先去除托盘周围的石膏,使托盘和印模的边缘不被石膏包埋,然后一手握住模型底座,一手持托盘,小心地顺牙长轴方向将模型松动以后取下来。若是采用印模胶制取的印模,则应去掉托盘后,放在55~60℃的热水中浸泡,待印模材料软化后,再脱模。取出的工作模型,应及时用模型修整机(石膏打磨机)磨去周边多余部分,然后用雕刀修去咬合面的瘤子和粘膜转折处过长的边缘。如果是记存模型,则再按照具体要求修整。模型设计:使用观测仪的分析杆检查各基牙和粘膜组织得倒凹情况,确定义齿的就位道,绘出各基牙上的观测线。并在模型上确定基牙的数目和分布,卡环和大连接体的类型和位置,设计基托伸展的边界。依据基牙的倾斜方向不同,观测线可分为三型。 接着需要确定共同就位道,当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有两个或以上的时候,各基牙上的固位体的就位方向必需一致,才能使义齿获得共同就位道,使义齿顺利就位。其确定方法有均凹法和调凹法两种。 模型的最终设计:依据医师的设计单,在模型上用蓝色铅笔绘出卡环、支托、间接固位体、连接体以及网状支架的位置和类型,再用红色铅笔绘出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设计完成以后,对于不利于义齿就位的倒凹和骨突等需要缓冲的区域进行处理,填补倒凹、缓冲模型。

2,科技模型材料包40种材质怎么拼装
拼装科技模型材料包40种材质很简单。①取件 1.剪钳两刀流,剪取时注意观察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避免损件。②打磨 1.打磨:600目砂纸垂直方向进行打磨掉凸起的水口,打磨时要对着一个单方向进行,凸起磨掉后换800目打磨,水口痕迹至800目打磨结束使用消光喷罐后几乎不可见,喷前注意环境湿度并且摇晃喷罐,距离适当,按压喷口力度要适中。 2.透明件尽量一刀流别留白痕,尽量不要打磨透明件,打磨的话发白很严重。 3.模型骨架零件注意看下说明书或者假组一下,看是否属于外露部分,若不影响外观便不需要打磨(大部分骨架零件水口可以不用打磨,用手指甲刮扣白痕也会减弱)。 4.砂纸及时清理,粉尘附着多了会影响削力。③安装 1.新模型组装前可以先看一下其他玩家的评测,了解其拼装的注意事项或模型通病。 2.可动关节处太紧最好进行扩孔,假组时观察关节位置是否需要适当的扩孔或者削桩,有阻挡干涉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件。特殊情况:安装可动零件后有些紧,但下一步安装的其他零件可以咬合它时就不必扩孔削桩(例如卡扣/齿轮的拼装,后装的零件进行运动时带动着上一步较紧的零件)。 3.注意零件安装前后左右的方向以及顺序,按说明书步骤进行,以免组装错误。 4.不要强行按压零件,先假组找到合适的角度及位置,将桩对准进行安装,如果有干涉可以取下重新调整位置。 5.有些球状关节垂直很难安装,左右来回旋转着插入更为省力。球状关节安装一定要注意零件的正反方向,一但安装很难取下,另外球状关节零件不要削桩和扩孔! 6.比较长的卡榫尽量一次装到位,拔出要顺着安装方向垂直插拔避免会产生白痕及破裂。 7.组合比较紧时,可以用纸巾盖上零件进行按压,避免手指用力按压后产生疼痛。④胶水 1.若关节部位的细小零件需要胶水加固时,注意胶水具有流动性,最好先进行粘合再进行拼装,以免胶水流动到可动关节处将其粘死。 2.小零件或者桩比较浅的不涉及可动的零件最好粘住,避免把玩时零件掉落。 3.免胶模型的制作能不上胶水就不要上,502等瞬间胶一定要小心使用。⑤水贴、胶贴、铝箔贴纸 1.水贴沾水泡一下就可以拿出来了,泡长了水贴会在水中与背纸分离,用镊子将其从水中夹起时水贴两段会贴合在一起。 2.较大水贴最好将其贴在模型表面后再与背纸分离,防止其卷曲。 3.胶贴可以沾水使用,方便对其移动调整。 4.铝箔贴纸最好在零件未组合时进行粘贴(常出现在:头部、武器、透明件),以上位置的零件组合完成后再进行铝箔贴纸的粘贴比较麻烦。 5. 水贴最好要用郡士蓝盖,贴好位置后用棉棒滚动吸取水分压紧翘边(在不牢固容易移动时棉棒垂直按压贴纸固定,位置确定好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滚动压实)。 6.铝箔贴纸粘贴:开阔好贴的用尖头镊子,有阻挡的用弯嘴镊子(确定位置后用弯头压下贴纸)。⑥马克笔、渗线 1.马克笔补色中细小溢出可以用牙签抹消色液进行刮掉。 2.马克笔补色注意笔痕,小范围补色时使用。 3.渗线后用棉棒擦的差不多时可以用手指擦掉用棉棒不太好清理的部分。这是半成品材料包,收到即可折叠粘贴制作。不用自己裁切,非常方便。为了研究结构练手的话,可以先做一做半成品。很容易能明白其中的结构方法。拿来做活动更是方便至极

3,技术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二
3.颌位关系记录 排牙 1选择人工牙 质地:塑料牙和瓷牙 形态,色泽,大小 2排牙原则 美观原则 :恢复患者面下1/3的形态,达到面下1/3与整个面部比例协调,使人显得年轻,给人以美感。牙列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有方圆型,尖圆型,卵圆形,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达到以下几点:排牙要体现患者的个性,根据面型,年龄,肤色,等选牙。 组织保健功能 1)人工牙的排列要不防碍舌唇颊肌的活动,处于肌平衡位置。 2)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其高度位于舌侧外缘最突出处,便于舌将食物送至后牙牙合面,利于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稳定。后牙功能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使牙合力沿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 3)假如牙槽嵴吸收较多,要根据牙槽嵴斜坡倾斜方向调整后牙倾斜度,使牙合力尽可能以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假如牙槽嵴严重吸收,则要求注重牙合力要最大处放在牙槽嵴最低处,减少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的翘动。 4)前牙排列成浅覆牙合,浅覆盖,正中牙合时前牙不接触并在前伸及侧方运动时至少有1mm范围内,下牙沿上牙斜面自由滑动。 5)在上下牙间自由滑动时,要有平衡牙合接触, 6)减少功能状态下的不稳定因素,要适当降低非功能尖,如,上磨牙颊尖和下磨牙舌尖,减少研磨食物时义齿的摆动。 咀嚼功能原则 3排牙的具体方法 上前牙的排列。前牙排列的注重事项: 1)上前牙的排列要在患者口内调整合适,经患者同意 2)对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患者,要适当加大覆盖,留讲说话咀嚼空间 3)对下颌前突上颌后缩的患者,要尽可能排成正常牙合或对刃牙合 4)切导以15度为宜 5)下前牙排列可在上前牙排后进行,也可在排上前牙及所有后牙后进行 上后牙的排列。后牙排列的注重事项: 1)后牙的功能尖为第一前磨牙的颊尖,上第二前磨牙的舌尖,以及上颌磨牙的近中舌尖,功能尖需要排在牙槽嵴顶连线上,并与颌的颌面窝有良好的尖窝接触关系。 2)在任何方向水平运动时,所有非功能尖不能有咬合干扰,个别牙之间及双侧牙弓之间要有咬合平衡。 3)当牙槽嵴条件良好且上下颌关系正常时,后牙的排列无论在矢状面还是额状面观均应互相平行对称。 4)如下牙弓较短,可减数排牙,减去一个前磨牙或第二磨牙。 5)如牙槽嵴严重萎缩,可减数排牙,并确认咀嚼中心将牙槽嵴最低点确立为咀嚼中心,排列最大的磨牙与其上。 平衡牙合 平衡牙合: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是全口义齿与天然牙列咬合形式的主要区别。 1平衡牙合的分类: 1)正中牙合平衡:下颌在正中牙合位时上下颌人工牙间有尖窝交错的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叫正中牙合平衡。 2)非正中牙合平衡:前伸牙合平衡: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在滑回正中牙合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多点接触,三点接触,完全接触的前伸牙合平衡。侧方牙合平衡:当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时,两侧后牙均位侧方牙合平衡。 2平衡牙合理论:五因素十定律 五因素: 1)髁导斜度: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用前伸牙合关系记录将髁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上 2)切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 3)补偿曲线:双侧尖牙到第二磨牙颊尖顶相连,形成凸向下的曲线。 4)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当下颌作前伸运动时,下后牙颊尖的近中斜面和下后牙的远中斜面相互摩擦相互摩擦的牙尖斜面与各自牙尖底的交角称为牙尖斜度。 5)定位平面斜度:从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第二磨牙颊尖顶相连而成的三角平面定位平面与眶耳平面所交的角度称为定位平面斜度。 十定律: 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线的曲度也增加。 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 髁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减小。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切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全口义齿的试戴 1义齿在颌架上的检查 检查基托:义齿基托边缘伸展是否适当,基托在模型上是否稳定 检查排牙:前牙是否有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后牙是否排列在牙槽嵴顶连线的适当位置 2义齿戴入口腔后的检查 局部比例是否协调:侧面观,正面观患者外形是否和谐。 检查颌位关系:双手放在患者颞部,反复作正中咬合动作。 检查前牙:检查人工牙的外形,位置,排列,及前牙与唇的关系。 检查后牙:后牙排列是否适当,牙合平面是否在舌侧缘或略低处,检查义齿是否稳定,可用器械轻轻在下颌后牙中心窝及上颌后牙舌尖处加压,检查义齿是否在功能状态下稳定。 检查基托:边缘是否合适,尤其是上颌后缘,下颌磨牙后垫处检查垂直距离和发音 全口义齿的完成 1蜡型的完成 固定蜡基托在工作模型上,义齿蜡型试戴后,如使用的所暂基托,应将其与工作模型密贴,适当加蜡,保持义齿基托厚薄尽量均匀一致,边缘厚度在2,5-3mm缓冲区加厚,伸展到移行沟内。 牙龈外形的形成:用雕刀在人工牙面呈45度角由一侧牙间隙顺着人工牙颈部导另一侧牙间隙,雕刻出牙龈缘的外形。 磨光面外形的形成:蜡模上相当于牙龈的位置,形成牙根的长度和突度,在后牙颊舌腭面形成凹面,适应舌的活动。 义齿蜡型的擦光:将牙上多余的蜡刮除干净在形成蜡型时,切忌碰动牙的位置,而影响下,上颌牙的咬合关系。 2装盒 3开盒除蜡 4填塞塑胶 5热处理后再上牙合架检查咬合 文章来自【茄子口腔云】

文章TAG:
咬合架怎么上模型咬合 怎么 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