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前牙什么是后牙

前牙包括人的颌面部中线两边各有的三颗牙齿,上下共有12颗.从第四颗开始(包括第四颗)之后的牙都叫后牙;下面的牙齿也是一样,从第四颗开始(包括第四颗)之后的牙都叫后牙。

什么是前牙什么是后牙

2,谁有牙齿各部分名称及作用还有重要性

太多了,我慢慢打,你别着急。 首先牙齿分为前牙和后牙,前牙的上颌牙和下颌牙前十二颗称为前牙也称为前门齿,从第一个至第三个分别称为中切牙(大板牙),侧切牙(小板牙),尖牙(虎牙)。中切牙和侧切牙的作用是切断食物,尖牙的作用是撕裂食物。

谁有牙齿各部分名称及作用还有重要性

3,颌牙是什么意思

你好: 一般是说上颌牙、下颌牙,就是上下牙的意思。
牙齿在牙弓上排列不齐或拥挤,牙面过窄.上下牙弓对合时咬合关系错乱.上下颌骨位置或大小失调.上下牙弓及上下颌骨与头面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如前牙"地包天")等牙颌面出现的异常,统称为牙颌畸形。

颌牙是什么意思

4,牙齿分为哪几种牙例门牙

牙齿可分为切牙(门牙)、尖牙(犬牙)、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臼齿)4种。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8个,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2、尖牙:位于口角处,共4个,牙冠粗壮,牙根长而粗,主要功能是为穿刺和撕裂食物。3、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共8个。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协助尖牙撕裂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的作用。4、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共12个,结构复杂,作用是磨碎食物。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腔前庭前部,口角之前,合称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合称后牙。扩展资料:人类一生有两副牙齿,就是乳牙与恒牙。一、乳牙: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共20颗,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时基本长齐了。二、恒牙:是人类的第二副牙齿,是陪伴我们到老的牙齿。通常28-32颗。从6岁左右乳牙就离开主人,随之被恒牙代替。除了智齿,其余的28颗牙齿 会在12岁左右全部长出,智齿会在18-30岁长出,也有的人终生不长。乳牙的长出,上下颌及两侧比较对称。而恒牙的出牙时间互相有重叠,其长出的生理性范围较宽,平均可相差2年左右。而且每个人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牙齿
您好,正常人的牙齿分为乳牙和恒牙两大类,乳牙从六个月开始生长,一直到3岁长齐;恒牙从6岁开始长,到12岁长齐,不同人可能有一定出入。乳牙共二十颗,分为四组,每组5颗,这五颗包括乳中切牙(门牙)、乳侧切牙、乳尖牙(虎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恒牙共32颗,分为四组,每组8颗。但大部分人智齿不能正常萌出,所以28颗也正常,包括中切牙(门牙)、侧切牙、尖牙(虎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六龄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智齿)。希望能够帮助您!
门牙是切牙门牙和虎牙中间的是侧切牙虎牙也就是尖牙尖牙后面的两颗是第一第二前磨牙再往后是磨牙,依次是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磨牙比前磨牙明显大一圈,可以看出来的
分乳牙 恒牙 乳牙共20个 恒牙一般28或32个 分切牙 尖牙 双尖牙 磨牙

5,除了智齿其他的牙齿怎么叫

你好,我是郑州友好儿童牙科医生。成人正常32颗恒牙,分上下左右四个区域,按牙齿的形状与功用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前磨牙)、磨牙,共16对。左右成对的同名牙,其解剖形状相同。(一)切牙组:上下左右共八个,即上颌中切牙(1)、上颌侧切牙(2)、下颌中切牙(1)、下颌侧切牙(2)。1.地位:位于上、下颌骨前部,中线的两旁,呈弧形陈列,形状类似。切牙的形状、地位及陈列能否整齐,对美观影响很大,其大小形状及地位如与面形、口唇的关系协调,可使口唇显得饱满而匀称。2.功用:切割食物。影响发音。(二)尖牙组(3):尖牙又名单尖牙、犬牙、虎牙,上下左右共四个,即上尖牙、下尖牙。1.地位:位于侧切牙远中,口角部位,对面形影响很大,自然支撑着口唇,若缺失则令口角呈现塌陷下垂。2.功用:撕裂食物。支撑口唇。(三)双尖牙组:又名前磨牙,臼齿,上下左右共八个(4,5)。1.地位:尖牙远中,第一恒磨牙近中。2.功用:辅佐撕裂及捣碎食物(四)磨牙组:共12个,上下左右各三个。上下第三磨牙(智慧齿)有时先天缺失或阻生。(四)磨牙组1.地位:位于双尖牙的远中。口腔中最重要的功用齿,特别是第一磨牙(六龄齿),也是最容易发作龋坏的牙齿。过早缺损磨牙将招致咀嚼功用下降,甚至影响颞颌关节,招致面型发育异常,咬合疼痛等症状。阻生的第三磨牙(智慧齿)常招致冠周脓肿、第二磨牙龋坏等恶果,应及早处置。2.功用:担负主要的咀嚼义务,磨碎食物。
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在出生后萌出的,叫做“乳牙”,此副牙齿只能够陪伴我们走过快乐的童年生活,6岁左右这些牙齿会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而光荣退休;从 6岁开始到12~13岁期间,乳牙不断被新长出的第二副牙齿(恒牙)所替换,恒牙共有28~32颗,根据外形和作用恒牙分为四类,即切牙、尖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前牙)、双尖牙和磨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后牙)。随着人体的发育,这些牙齿不断萌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在原始人类阶段,由于粗糙食物的磨耗,牙齿的高度和宽度不断减少,后面牙齿有足够的空间依次的向前移动,从而使我们的第三颗磨牙能够在16岁左右开始萌出;但是现代随着人类食物日亦精细,牙齿的磨耗日益减少,同时由于咀嚼精细食物对颌骨的刺激降低,使得颌骨慢慢退化,逐渐缩小,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牙齿萌出空间不足,智齿的萌出时间也相应的推迟到成年之后,也就是18~30岁之间,由于一般认为这个阶段是智力发育的高峰时期,所以人们常常称这颗牙齿叫做“智齿”,也就产生了“智齿”的说法。 许多学者调查研究证明,牙齿阻生、颌骨退化与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即现代文明水平越高,颌骨越退化,导致牙齿阻生的机会越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发育不断增大,颌骨的发育逐渐减小,而且颌骨的减小速度比牙齿的减小速度快,因此导致现代许多人出现牙齿的排列不齐以及牙齿不能够完全的萌出。另外,在原始人类,牙齿均有高度的磨耗,除了我们正常的咬东西面外,还有牙齿相邻区域的磨耗。而现代人类由于食品的细化,牙齿相邻面磨耗程度很小,逐渐造成智齿没有足够的间隙萌出。这就是我们的智齿常常不能够萌出的主要原因。 现代研究表明,之所以智齿的萌出受限,还与智齿萌出时角度的变化,遗传和血统因素以及全身的病理因素有关。

文章TAG:下颌  前牙  是什么  什么  下颌前牙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