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口腔怎么打麻药

1:口腔打的麻药一般应该是普鲁卡因肾上腺素.2:普鲁卡因有出汗,兴奋的副作用.有时有惊厥,不过这个剂量是很大的,一针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副作用3:肾上腺素是收缩血管的,可以增强普鲁卡因的作用.但是有引起血压生高的副作用,但是也和剂量有关.并且是一过性的4:所以正常人是没有问题的,只有少数人,由于体质的问题或是老人,或是高血压患者,应该要注意.

口腔怎么打麻药

2,口腔专业有知道口中各牙的具体麻醉部位吗

最简单的麻醉就是神经的阻滞麻醉了! 比如:下颌牙一般就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当然我们不可能把一个残根也用阻滞麻醉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阿替卡因加肾上腺素进行浸润麻醉就行了!具体的方法是: 【唇颊侧】麻药注射在需要麻醉牙的前庭沟黏膜转折处进针,以黏膜隆起为注射完成的指征。 【舌腭侧】麻药注射在需要麻醉牙的硬腭或者口底,分别以组织发白和黏膜隆起为注射完成的指征。 谢谢!
什么部位都行

口腔专业有知道口中各牙的具体麻醉部位吗

3,口腔临床常用的口内麻醉有几种

拔下牙时常用的阻滞麻醉方法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阻滞麻醉及颊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常用口内注射法。病人张大口时,可见磨牙后方、咽腭弓之前,有一纵行索条样粘膜皱襞,即翼下颌韧带。它与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外侧3~4mm的交点即为注射标志。注射时,让病人张大口,将注射针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成45°,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并行,从注射标志处进针直达骨面,约深2.5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适量麻药,而麻醉下牙槽神经。由于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内方约1cm处,此时将注射针退出1cm,注射0.5~1ml麻药,即可麻醉舌神经。若将针退至肌层、粘膜下时注射麻药0.5~1ml,即能麻醉颊神经。拔下颌牙时需同时麻醉同侧的下牙槽神经及舌、颊神经,才能达到拔牙时无痛的目的。上述操作结束5分钟后,感到同侧口角、下唇及舌尖麻木、肿胀,即表示麻醉生效,可进行拔牙手术。  拔上颌牙时常用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及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支配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颊侧粘骨膜、牙周膜。腭前神经支配同侧双尖牙和磨牙的腭侧牙槽骨和牙龈等。鼻腭神经支配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拔双尖牙及前牙、第一磨牙时,还须在相应龈颊沟处行浸润麻醉。  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一般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进针,使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0°,使针尖一直紧贴上颌骨表面向后上内方刺入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为腭大孔表面粘膜的小凹陷处,从颌平面观,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处。注射时,先让病人头后仰,大张口,使上颌牙颌面与地面成60°,注射针在注射标志稍前方刺入腭粘膜,向上后方推进至骨面,回抽无血,即可注入0.5ml麻药,由于腭粘骨膜瓣与腭骨附着紧密,注射时较为用力,可见粘膜发白。注射麻药不可过量,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麻醉腭中、后神经,使软腭、悬雍垂麻木不适而出现恶心、呕吐。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是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交点处的梭形腭乳突。让病人张大口,头向后仰,把注射针从腭乳突侧缘刺入粘膜,然后把针摆向中线,平行于中切牙长轴方向,向后上方推进约0.5cm,注入0.5ml麻药。由于该处组织致密,注射麻药时需用较大压力。
有局部麻醉 和转导麻醉 还有新的牙周膜麻醉

口腔临床常用的口内麻醉有几种

4,口腔临床常用的口内麻醉有几种

阻滞 浸湿 麻醉
拔下牙时常用的阻滞麻醉方法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阻滞麻醉及颊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常用口内注射法。病人张大口时,可见磨牙后方、咽腭弓之前,有一纵行索条样粘膜皱襞,即翼下颌韧带。它与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外侧3~4mm的交点即为注射标志。注射时,让病人张大口,将注射针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成45°,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并行,从注射标志处进针直达骨面,约深2.5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适量麻药,而麻醉下牙槽神经。由于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内方约1cm处,此时将注射针退出1cm,注射0.5~1ml麻药,即可麻醉舌神经。若将针退至肌层、粘膜下时注射麻药0.5~1ml,即能麻醉颊神经。拔下颌牙时需同时麻醉同侧的下牙槽神经及舌、颊神经,才能达到拔牙时无痛的目的。上述操作结束5分钟后,感到同侧口角、下唇及舌尖麻木、肿胀,即表示麻醉生效,可进行拔牙手术。   拔上颌牙时常用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及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支配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颊侧粘骨膜、牙周膜。腭前神经支配同侧双尖牙和磨牙的腭侧牙槽骨和牙龈等。鼻腭神经支配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拔双尖牙及前牙、第一磨牙时,还须在相应龈颊沟处行浸润麻醉。   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一般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进针,使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0°,使针尖一直紧贴上颌骨表面向后上内方刺入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为腭大孔表面粘膜的小凹陷处,从颌平面观,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处。注射时,先让病人头后仰,大张口,使上颌牙颌面与地面成60°,注射针在注射标志稍前方刺入腭粘膜,向上后方推进至骨面,回抽无血,即可注入0.5ml麻药,由于腭粘骨膜瓣与腭骨附着紧密,注射时较为用力,可见粘膜发白。注射麻药不可过量,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麻醉腭中、后神经,使软腭、悬雍垂麻木不适而出现恶心、呕吐。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是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交点处的梭形腭乳突。让病人张大口,头向后仰,把注射针从腭乳突侧缘刺入粘膜,然后把针摆向中线,平行于中切牙长轴方向,向后上方推进约0.5cm,注入0.5ml麻药。由于该处组织致密,注射麻药时需用较大压力。
赞同,有专业书和影片,可以参考。你是口腔大夫吧 不会吗?

5,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具体操作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 图5~1牙槽部浸润麻醉 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法 穿刺点 方向 深度 剂量 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 的前庭沟底 半张口,注射针与上颌牙的咬合面成15度角,向上、向后、向内方向刺入 1.5~2.5厘米 1.5~2毫米 同侧上颌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龈(不包括的 近颊根)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 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联线1/3处 大口张,从对侧下颌尖与第一前靡牙间,向上、后、外方向刺入 约0.5~1厘米 0.5毫升 同侧上颌前磨牙的腭侧粘膜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注射) 腭龈乳头基部(腭乳突处) 大张口,与牙长轴平行或从侧方刺入 约0.5厘米 0.2毫升 腭侧粘膜及牙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 翼下颌韧带外侧颊垫尖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对侧下颌两前牙间,与下颌牙咬合面症行,向后、向外刺入。 约1.5~2.5厘米触及骨面 1.5~2毫升 同侧牙、牙周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侧粘膜及牙龈 舌神经阻滞麻醉 同上 同上 麻醉下牙槽神经后将针退出0.5~1厘米 0.5~1毫升 同侧下颌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粘膜 颊神经阻滞麻醉 一法:同上 同上 麻醉舌神经后将针稍稍退出再转至下颌升枝前缘0.5厘米 0.5~1毫升 同侧颊侧牙龈及粘膜 二法:腮腺导管口后方1厘米处 与粘膜成15~30度角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见图5~2 图5~2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见图5~3。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节牙孔注射):见图5~4。 图5~3腭大孔注射 图5~4节牙孔注射 拔牙麻醉选择:见表5~2 表5~2拔牙麻醉选择 牙位 唇、颊、侧 舌、腭、侧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 切牙孔注射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腭前神经 腭侧浸润麻醉或切牙孔注射及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 浸润麻醉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 浸润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后神经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 加对侧下牙槽神经交通枝) 下颌孔注射 加对侧局部浸润麻醉) 舌神经 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颊神经 下颌孔注射颊神经阻滞麻醉 舌神经 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孔注射)和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图5~5、5~6、5~7)。 图5~5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位置示意图 图5~6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及方向 图5~7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部位的解剖关系
去实习吧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本人牙医 看书都没用

文章TAG:口腔  麻醉  一般  是什么  口腔麻醉一般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