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恒磨牙异味位萌出 怎么办,21岁女性左下第一恒磨牙部分萌出第二恒磨牙近中萌
来源:整理 编辑:大牙医 2023-01-27 22:12:19
1,21岁女性左下第一恒磨牙部分萌出第二恒磨牙近中萌
戴固定矫正器,做牙齿矫正。北京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刘松林主治医师
2,小孩左侧下六龄齿萌生出四分之一相对的上面长出一个约
病情分析:
你好,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开始萌出,这是正常的
指导意见:
上面你看见的肉是萌出过程中顶开的牙龈组织,随着牙齿完全萌出会消失的。现在注意口腔卫生就可以。建议完全萌出后做一下窝沟封闭保护一下比较好
3,5岁孩子龋齿
从您上传的X光片上看,第二乳磨牙病变程度更严重。牙根基本完全吸收已无法进行根管治疗,若第一恒磨牙还未萌出,可在根管口处封些氢氧化钙类药物消炎观察,若无法控制炎症牙齿反复肿痛建议拔除这两颗患牙,制作可摘戴的活动间隙保持器,类似于成人的义齿,待第一恒磨牙萌出后改行固定式保持器占位。北京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周焱主治医师
4,第一恒磨牙阻生怎么办
人一到这个世上没牙,后来慢慢的长出乳牙,因为人的长大,吃的食物而变化。 而接下来的是恒牙,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付牙齿,脱落后不再萌出。口腔内共有恒牙32个,每侧各16个。约在六岁左右,第一恒磨牙萌出,此时为混合牙列期的开始。大约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所替换,则混合牙列期结束。乳齿列共20颗乳牙,所以恒齿列的32颗牙齿中,有20颗恒牙为乳牙继生齿,用以替换乳牙。剩余的12颗皆为大臼齿,一生只萌发一次,其中第一大臼齿因大多在六岁萌出,故又有「六龄齿」之称。第三磨牙有退化趋势,有人有阻生或先天缺失,恒牙数可在28~32个之间如果是最后面可能是要出牙了 恒牙28~32颗 上下左右各8颗 其中第八颗为智齿,也就是智齿,通常在20岁左右萌出 出与不出与牙床大小有关有个体差异 智齿如果位置正萌出后位置正常与前邻牙排列整齐可保留智齿也有不萌出的如果,萌出后位置不正(正与不正需要拍牙片进行判断),就会损伤相邻的呀,建议尽早拔除! 如果想进行保守治疗可按以下方案进行 1.口服消炎药 牙周康 2.双氧水(用注射器冲洗) 本人牙医,有疑问可以继续问我 ≈风过无痕≈,为您解答,希望能够给您帮助,同时也希望您能采纳,谢谢
5,怎么办呐
1岁内门牙就长出来了.这里要讲到恒牙.
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付牙齿,脱落后不再萌出。口腔内共有恒牙32个,每侧各16个。约在六岁左右,第一恒磨牙萌出,此时为混合牙列期的开始。大约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所替换,则混合牙列期结束。乳齿列共20颗乳牙,所以恒齿列的32颗牙齿中,有20颗恒牙为乳牙继生齿,用以替换乳牙。剩余的12颗皆为大臼齿,一生只萌发一次,其中第一大臼齿因大多在六岁萌出,故又有「六龄齿」之称。第三磨牙有退化趋势,有人有阻生或先天缺失,恒牙数可在28~32个之间。恒牙按形态功能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
一、恒牙的萌出时间及顺序:
第一恒磨牙在胚胎4个月时即发生,是恒牙中发育最早的牙。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换任何乳牙。其后,大约每隔一年萌出一对牙齿,直到12岁左右萌出28颗恒牙,而第三恒磨牙一般在20岁左右萌出,临床变异较多,它萌出时常发生各种类型的阻生,导致智齿冠周炎的也很多见。恒牙萌出女性略早于男性,下颌牙早于上颌牙,左右两侧同名牙萌出的时间大致相同。牙齿的萌出与牙齿发育的迟早也有关,发育早者,萌出也早;发育晚的迟萌出。各人牙齿萌出的年龄差异可较大。
也就是说二十岁是不可能再长门牙的.那么门牙会活动,说明牙本身有问题.可以去做固齿手术.或拔掉重新做假牙.正常人的牙12岁就换完了.牙松动,要看你多大咯,是不是受到外伤啊,年轻人一般来讲如果不是受到外伤,牙是不会松的,你说的可能是自然的生理动度,那就不要紧.如果是年纪大的人就要看看是不是牙周病.严重的话,就有可能会掉.
6,孩子的门牙什么时候换
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两者的替换一般从6岁开始.此时,乳前牙开始脱落,同时第一恒磨牙(六龄牙)萌出.之后,上下颌的乳牙逐渐为恒牙替换,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代替.长牙晚掉牙也会晚!儿童一般是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的,但个别情况也有拖后的儿童长到6岁以后,乳牙会相继脱落并被恒牙代替。6-12岁是换牙期 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换牙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滑旱冰、学算术更重要。因为,新长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而且关系到饮食、面貌,甚至心理。换牙期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因此,做父母的在此期间应该对孩子加强护理,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 注意1: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大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换牙,也有的从4岁开始,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订做),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 注意2: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 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阻碍恒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取得医生的帮助。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换牙时前恒牙从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 注意3: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刷牙不彻底,常容易发生龋坏。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 注意4:牙齿错位咬合会影响容貌 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如因上唇唇系带位置过低而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 注意5: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绝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 注意6:换牙时宜多吃耐嚼食品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 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7,人的牙齿问题
每个人有32颗恒牙,真正行使功能的牙齿有28颗。当牙脱落一二颗时,并不会影响全身健康,但牙齿逐渐脱落剩下不到20颗时,就开始影响身体多个系统功能。此时,如果将脱落的牙齿及时修复好,口腔中保持20颗以上有功能的牙齿,人的衰老速度会减慢下来,有利于延长人的寿命。这是因为人的牙齿少于20颗,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影响消化功能;说话发音会受到不良影响,容貌也会显得苍老,对人的心理会产生负面影响。另外,牙齿还是体内重要的平衡器官,人的许多体力活动和注意力集中的脑力劳动都需要牙齿咬合来配合。牙齿少于20颗时,人的平衡机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活动失误、摔倒等现象。 什么叫“六龄齿”? “六龄齿”的学名叫第一恒磨牙,它的位置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即从前面正中第一颗牙齿往后数第六颗牙齿。它在六岁左右萌出,顾名“六龄齿”,此牙不再替换。 第一颗乳牙何时萌出?口腔内共有多少颗乳牙,何时全部萌出? 婴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左右下颌乳中切牙开始萌出,口腔内一共有20颗乳牙,大约在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 儿童应从几岁开始刷牙? 儿童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即开始清洁牙齿,这时由于孩子较小,尚不能自行刷牙,应由家长用柔软的纱布或指套刷牙,帮助孩子清洁牙齿,早晚各一次。三岁时儿童可以使用特制儿童牙刷刷牙,但需家长监督帮助。 为什么乳牙“坏了”需要治疗? 乳牙的下方是将来要替换的恒牙,乳牙可因龋坏过早的脱落而致其间隙的变小或消失,使其下的继承恒牙萌出受阻或错位,若因乳牙龋坏涉及根尖周围组织,则会影响恒牙的发育,严重的还会引起面部肿胀、蜂窝织炎、败血症等。 什么叫“双排牙”? 即乳牙滞留,儿童到了替牙期若其下继承恒牙已萌出,而相应的乳牙仍未脱落,俗称“双排牙”,应由医生将滞留乳牙拔除即可。 恒牙不齐,何时开始矫正? 恒牙萌出后若出现不齐,一般应等到全部替换完成即12-13岁左右再开始矫正,个别牙齿的错合可以在替牙期间矫治,但应请医生诊断决定。 牙齿受到外伤后应采取哪些应急处理? 外伤若单纯伤及牙齿,无论轻、重都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若因外伤将牙齿全部脱出,应将脱落的牙齿存放于生理盐水、清洁水、牛奶或口腔唾液中随即来医院就诊。 如何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婴儿期,小孩主要饮食为母乳或奶粉,应注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含着奶头,更不要含着奶头入睡。对于较大的儿童,三餐之间少食零食,尤其一些含糖量较高、质软、粘的食品、饮料。 儿童应选择什么样的牙膏? 氟化物对牙齿的龋坏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此,提倡选择儿童用的含氟牙膏。但学龄前儿童在使用含氟牙膏时应有家长监督,每次不要用量过多,防止小孩误吞。 是否需要经常到口腔医院检查牙齿?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且由于儿童本身及饮食的特点,容易患龋齿及其他口腔疾病,因此,每年应至少两次到口腔医院来进行检查,早防早治,有利于儿童口腔健康。 婴儿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儿童患龋率非常高,而龋齿的发生与口腔卫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家长应重视儿童的口腔卫生,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婴儿期,乳牙一萌出(出生后6个月左右),在哺乳和喂食后,把儿童头部放于母亲膝上仰卧,母亲用纱布或专用儿童指套牙刷套于食指用清水清洁牙面。对于易患龋的牙齿的邻面,可以使用牙线清洁。 患龋齿(蛀牙)的乳牙是否需要治疗? 乳牙患龋齿后,儿童的咀嚼功能下降,可直接影响儿童营养的摄入,最终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由于龋齿的疼痛可能使儿童形成偏侧咀嚼的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儿童面部发育的不对称。龋坏乳牙的牙根炎症能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和正常替换,导致牙齿发育不良和排列不齐。同时因龋坏导致的乳牙早脱失,还能影响儿童的发音、美观和心理等方面。因此,乳牙龋坏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儿童牙齿的萌出和替换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列:乳牙列和恒牙列。乳牙一般从婴儿六个月开始萌出,到2.5岁全部出齐。一般时间可相差半年左右。恒牙一般从六岁开始萌出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此后乳牙从前牙开始逐个脱落替换,一般到12岁替换完成。此时形成的恒牙列为人的终生牙列,应尤其注意保护。 “六龄齿”为什么要做窝沟封闭? 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在恒牙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担咀嚼的重要任务,还对其他恒牙的正常排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六龄齿”的患龋率很高。这是由于初萌的第一恒磨牙表面有许多深窝沟,食物和细菌容易附着,而且窝沟底部矿化不完全,儿童又喜欢甜食不能形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所以萌出过程中的六龄齿对龋病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患龋进展又是很快。窝沟封闭是应用树脂对平面上的窝沟进行封闭,从而很好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如何预防儿童蛀牙的发生 首先在怀孕期,母亲应注意合理饮食,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尽量少服药。在婴幼儿期要防止儿童形成含奶瓶入睡的不良习惯,同时家长要注意清洁口腔。随儿童成长,应使之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还应该尽量少吃零食,尤其是较粘的糖类。最重要的是每隔半年都应到儿童牙科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儿童的易患龋的牙齿采取保护措施,如窝沟封闭,局部涂氟。同时早期发现问题,早期治疗,阻断病变的进展。理论上是32颗 但也有更多的 叫多生牙 或者乳牙未退 同时存在的话 就更多了
我见过有33颗的
8,少儿换牙保健
儿童换牙期保健最重要 牙病几乎人人都有。就儿童而言,每10名儿童中就有8名患有,每个儿童平均有4~5颗牙被蛀坏。牙病不仅影响人的咀嚼、消化、发音,还影响人的容貌、仪表,甚至身心健 康,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病列为全球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如果从儿童时期甚至婴 幼儿时期就注意防治,那么,牙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 换牙期注意事项 1.乳牙是否晚脱。乳牙的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应脱而不脱,就容易使恒牙不能在正常位置上萌出。最常见的就是下前牙在乳牙舌侧长出,上前牙在乳牙里侧长出,看起来是双层牙 ,这时应尽快去医院拔除晚脱落的乳牙,以便腾出位置让恒牙长出。否则,下牙排列不齐, 上牙长出的位置靠里,上下牙就很容易形成“地包天”。 2.恒牙萌出是否困难。在乳牙脱落过早的情况下,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舔吮,使牙龈坚韧肥厚,这样恒牙萌出就困难。出现这种现象时应到医院治疗,有的须要照X光片以决定是 否要把牙龈切开,以减少阻力,使牙齿顺利长出。 3.6岁长出的恒磨牙是滞龋坏。6岁萌出的恒磨牙叫第一恒磨牙,又称“6龄牙”,这颗牙位于牙列的中间,一生中担负着最重要的咀嚼任务,应当特别注意保护。由于它出得早, 结构上又有缺陷(如沟窝多而深,容易滞留食物),加上儿童期不注意刷牙,又喜甜食,很容 易龋坏。一旦龋坏,要及早治疗。 4.最后一颗乳磨牙是否过早丧失。第二乳磨牙就是最后边的一颗乳牙,它应该在12岁左右脱落,同时第二颗双尖牙(恒牙)应在该位置长出来。第二乳磨牙往往由于龋坏而过早丧失 ,在其后方长出的第一恒磨牙(6岁时)就有前移的可能,使间隙变小,而后长出的双尖牙就 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致使牙齿排列不齐。所以,要保护好第二乳磨牙,一旦龋坏早失,应 及时治疗。 牙颌畸形的原因与矫治 牙齿长得不齐或拥挤、牙齿咬合错乱、上下颌骨位置或大小失调、上下牙弓及上下颌骨与头面的比例关系不协调等都称做牙颌畸形。 1.牙齿长得不齐的原因。 6~12岁是乳牙和恒牙替换时期,牙齿长得不齐就发生在这个阶段。牙齿长得不齐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先天性原因和后天性原因两种,但后天性原因更重要。 使用橡皮奶嘴的方法不正确。给小孩喂奶时,如果奶瓶的位置过于靠前上方或婴儿平卧吃奶,就会使下颌前向吸吮,日久使下颌骨及下牙弓前移,上牙弓受压,形成前牙“地包天 ”畸形。 乳牙过早脱落或过晚脱落都可造成牙齿长得不齐。乳牙患龋齿未及时治疗,或因外伤而脱落,以致出现空隙,此时恒牙还未萌出,两旁的牙齿就会向空隙移位,这样空隙就变小, 使以后萌出的恒牙因没有足够的位置而“七长八短”、“内外歪斜”。 不良习惯也可使牙齿排列不齐。如“吐舌咬舌、舌舔牙、咬指头、咬铅笔。牙齿长得不整齐,上下牙的咬合关系就可能发生错乱,出现牙颌畸形,影响发育、健康功能和美观。 2.前牙拥挤怎么办? 前牙拥挤在牙颌畸形中是较为多见的,前牙拥挤的原因主要是颌骨前部发育不良,或整个面颌骨都发育不足;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颌骨发育正常而牙冠这大。乳牙早脱落,恒牙 前移,也是造成前牙拥挤的主要原因。 儿童在换牙期常有前牙拥挤的现象,随颌骨的发育,可以自行调整、重新排列整齐,但若拥挤严重,经过较长时间还不能自行调整过来时,应及时检查,以便尽早采取整治措施。 3.前牙“地包天”怎么办? “地包天”畸形的孩子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矫治,早期矫治效果较好。在4~5岁牙长成后进行矫治为宜,此时孩子已开始懂事,知道矫治畸形对健康有好处,多能很好地配合。如果 畸形是因为有不良习惯引起,应予以纠正。一般不良习惯改掉后,下颌自行回到原位。 4.正中两颗牙靠不拢怎么办? 有的儿童在正中两颗门牙之间有一个2毫米的间隙,间隙之间嵌有一条索条状筋”,即“唇系带”。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话,不仅孩子的齿音发不清楚,而且可能影响到 其它牙齿,造成牙列不齐。 正中两颗门牙靠不拢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只要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将上唇系带即可,以后两颗门牙便能自行往正中靠拢,如果治疗过晚,牙间隙不能自行闭合,此可戴矫治器 ,以调整正中两颗门牙的间隙。 5.何时矫治牙颌畸形好? 恒牙萌出时期大约是6~12岁,这个时期轻微错位不影响发育与功能的牙齿可不矫治。对轻微的牙颌畸形应先观察,待自行修正。因为替牙期牙齿与颌骨发育速度快,变化也很大,有自行调整的可能。对其矫治的,也应慎重。矫治器不宜使用时间长,力量宜小不宜,以免影响牙齿正常发育。 恒牙期即乳牙全部脱落、第二恒磨牙(6)岁后),已萌出的时期,大约是12~17岁。 这时期对牙颌畸形应积极矫治,即使是个错位牙齿也应矫治。 换牙时宜多吃耐嚼食品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文章TAG:
第一恒磨牙异味位萌出第一 一恒 磨牙